[实用新型]外置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17419.9 | 申请日: | 200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志勇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12B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9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散热器 | ||
【技朮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散热器,具体是指一种游戏主机箱体上的外置散热器。
【背景技朮】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不断向前进步和提高,使得社会各个行业对电脑的依赖性越来越重要。现有技术中主机箱,因置于主机箱内部的主机长时间处于开机状态,主机箱的散热量不断向外散出主机外部。若累积于主机箱的热量不及时散发到主机箱外部,会引起主机箱内部的温度过高,使得因温度过高而影响装置于主机箱内的主机的正常运行,严重一点,因置于主机箱的温度过高而会导致主机死机、坏机,从而降低其主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因置于主机箱的温度过高而导致主机死机、坏机的外置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外置散热器,其包括盒体,在盒体内部设置有电风扇,在盒体一端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内插座体,在该内插座体底部设置有电子元器件,在内插座体的背面的盒体上开设有外接插孔座。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内插座体是从板体上延伸出突出插头体,在该插头体内部开设有插孔。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盒体是呈矩形壳体,在与电风扇相对应位置处的盒体的背面设置有散热孔组,在其背面开设有外接插头孔,在该外接插头孔的一侧设置有按钮开关,在该壳体内部开设有用于收容电风扇的电风扇收容槽,在电风扇收容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条体;其电风扇收容槽的一端开设有收容连接电线的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的上部设置向外凸出的内插座体。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散热孔组是由若干个散热孔组成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在所述用于收容电风扇的电风扇收容孔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条。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置于电风扇收容槽的电风扇分别并联于盒体外接电源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在主机箱上设置有外置散热器,当主机箱内部的温度过高时,该外置散热器能够将主机箱的内部的热量排出主机箱外,从而可以降低主机箱内部的温度,从而有效避免因置于主机箱的温度过高而导致主机死机、坏机的外置散热器。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置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置散热器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一种外置散热器,其包括盒体1,在盒体1内部设置有电风扇2,在盒体1一端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内插座体3,在该内插座体3底部设置有电子元器件,在内插座体3的背面的盒体1上开设有外接插孔座4。所述内插座体3是从板体上延伸出突出插头体5,在该插头体5内部开设有插孔6。
所述盒体1是呈矩形壳体,在与电风扇2相对应位置处的盒体1的背面设置有散热孔组,所述散热孔组是由若干个散热孔7组成的。在其背面开设有外接插头孔8,在该外接插头孔8的一侧设置按钮开关9,在该壳体内部开设有用于收容电风扇的电风扇收容槽11,在电风扇收容槽1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条体12。其电风扇收容槽11的一端开设有收容连接电线的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的上部设置向外凸出的内接插座体3。在所述用于收容电风扇2的电风扇收容槽11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条13。置于电风扇收容槽11的电风扇2分别并联于盒体外接电源端。
组装时,三个电风扇2平排置于盒体1的内壳底部,置于该电风扇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收容电子元器件的收容槽,在该收容槽的上端设置有内接插座体3,收容于该内接插头座3的盒体1的背面延伸出一向外突出的外接插孔座8。按钮开关9置于外接插孔座8的一侧。在位于外接插孔座8的旁边开有三个散热孔组,散热孔组与置于盒体1内部的电风扇2相对应。
其原理:外接电源接通以后,并联于用于分压的电子元器件和按钮开关9之间的三个电风扇2,当外接电源接通时,电流经过电子元器件、被并联的三个电风扇2、再经过按钮开关9,最后回到外接电源的另一端,使得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使得置于盒体1的电风扇2运转,将主机箱内部的热量经过散热孔组排发到外接。从而有效降低主机箱的温度,即外置散热器可以达到避免因主机箱的温度过高而引起死机和廷长其主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志勇,未经骆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7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