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定位功能的鞋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16257.7 | 申请日: | 200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南辉;武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南辉;武永华 |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G01S5/14;H04B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伟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雾峰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用品,特别涉及可以根据卫星或地面无线信号进行定位或导航的鞋。
背景技术 鞋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人们对于鞋的应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现在按照大类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便鞋、正装鞋、运动鞋、休闲鞋以及特种用鞋,进一步细分的话,我们还发现目前还有保健鞋、闪光鞋、发电鞋、代步轮滑鞋等等各种功能鞋,鞋的发展也由原始穿用保护的单一功能到现在可完成诸多功能的物品。从上述诸多功能鞋来看,对于鞋的各种辅助功能开发上一般倾向于鞋的观赏性、娱乐性或保健方面,而对于与鞋息息相关的旅行方面辅助功能的开发则略显不足。
而目前生活当中关于旅行辅助手段已经普遍采用了定位导航技术,无论是从局部定位的固定基站定位还是具有全球定位导航功效的卫星定位来说,目前都已经发展的非常迅猛。特别是卫星定位系统的出现,目前也应用于汽车出行或个人旅行当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上述这些定位手段,都需要目标人随身携带一个定位接收器,对于不同的条件一般都是采用专用的接收器,例如:汽车上的定位导航接收器只能固定在汽车上使用,不能随便随身携带。而个人采用其他方式旅行时,一般也尽量减少所携带的物品,减少负荷,特别是对于个人的徒步旅行或登山等活动中,携带定位接收器仍然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负担,而且妥善保护好定位接收器也会分散使用者的很大精力,造成使用不方便。现在也有将GPS与鞋相结合的技术出现,例如:日本专利号JP2000-28698《应用GPS的位置探测用便携机器及系统》,该专利将GPS装置安装于鞋跟内,由于,在运动或步行状态下,鞋跟是非常受力的部位,将该装置装于鞋跟内,极易造成装置的损坏,影响其寿命。还有,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中,将定位信号传输给公用网络,传达给其他人,使用人不能知晓自己所处位置,所以,使用也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鞋,采用将微型化的定位接收器设置在鞋底或鞋面内,使鞋本身具有定位导航的功能,同时避免该定位接收器受外力的冲击损坏,另外,与使用人的终端连接,使使用人及时知道自己的位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鞋不具有旅行辅助功能以及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采用无线发射和接收的方法,使使用者不必为连线所烦恼,完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采用多种输出形式的方法,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器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之一是:设计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鞋,包括鞋体,该鞋体包括有鞋底、鞋帮以及鞋面;所述鞋体上设置有可接收多路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部、与其相连的信号处理部以及为两者提供电力供应的电源,还包括有与信号处理部连接的信息表示装置;所述信号处理部以及电源嵌于鞋底中设置的空腔内,该空腔的侧面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风散热孔,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孔连通空腔的出口处由内衬的导热绝缘胶片密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之二是: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鞋,包括鞋体,该鞋体包括有鞋底、鞋帮以及鞋面;所述鞋体上设置有可接收多路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部、与其相连的信号处理部以及为两者提供电力供应的电源,还包括有与信号处理部连接的信息表示装置;所述信号处理部以及电源嵌于鞋帮上设置的置物袋内,该置物袋的外包面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风散热孔,所述第二通风散热孔连通置物袋的出口处由内衬的导热绝缘胶片密封。
本实用新型上述两个方案中利用接收天线部接收外来特定的多路不同方向无线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部,信号处理部读取信号后计算本机与外来信号源之间的距离以及方向数据,然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定位本机所处位置,并且通过信息表示装置显示持有人的具体方位。由于本机装于鞋体的鞋底和鞋帮上,而不是装在鞋跟上,这样就避免了运动时鞋跟受力或外界冲击力对本机的破坏,延长本机的寿命。
所述空腔和置物袋均具有可容纳信号处理部和电源进出、并可开合的活动开口。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本机可以方便地放置于鞋内或由鞋内取出,日常生活中,每双鞋均配置定位功能也不现实,这个方案就可以把定位装置放到需要穿用的鞋内,可以节省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南辉;武永华,未经彭南辉;武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