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饰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15859.0 | 申请日: | 2006-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学谚 |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3/06 |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铁 |
| 地址: | 台湾省竹北市新社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饰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饰物,用于室内外环境的装饰,尤其适合用于室外装饰。
背景技术
人们总是追求着美,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样追求着美的享受,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美的追求更为迫切。为了使环境更美,人们用各种造型的摆饰物在室内外装饰环境是一种选择,如各种动物造型、各种人物造型及其他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造型。摆饰物材质有树脂的,有塑胶的,有木材的,有石材的,有金属的等等,也有多种材质组合的,从结构上而言,有实心的,也有空心的。石材及金属材质的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还会破坏环境,同时因为原材料来源不稳定可能无法量产,于是人们选择如树脂、塑胶等可塑的轻型材质并用其制成空心摆饰物。这种轻型可塑材质虽然来源广泛,容易制作,成本较低,但易变形,而且重量太轻,如放在室外容易被风吹倒,也容易被人或其他动物碰倒。现有技术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摆饰物,包括具有一定造型的空心外壳,在所述空心外壳中设置填充体,所述空心外壳用树脂、塑胶等可塑的轻型材质制成,填充体用水泥浇注制成。这个方案虽然很好地解决了降低制造成本,防止摆物使用时移位和吹倒碰倒的技术问题,但由于实心的水泥又湿又重,不但密封在外壳深处的水泥因不能干燥而发臭,而实心水泥的重量又太过增加运输的成本。所以非常需要发明一种制作成本低、运输成本低、有较高的强度、防止摆物使用时移位或吹倒碰倒的、适于室内外装饰的摆饰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摆饰物,不但制作成本低和有较高的强度,而且体积重量比合适,可降低运输成本,也可防止摆物使用时移位或被吹倒碰倒等,非常适合用于室内外环境的装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饰物,包括空心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空心外壳中的填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充体内设有无数空隙。
上述摆饰物,所述外壳用轻质可塑的材料制成,所述填充体用水泥制成,所述空隙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所述填充体成蜂窝状结构。
上述摆饰物,所述空隙的单个体积范围小于等于30立方毫米,在1至20立方毫米范围内较好,在1至10立方毫米范围内最好。空隙的大小与强度有关,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空隙大小。
上述摆饰物,所述空隙的总体积占整个填充体体积的40%以下,在5%至20%的范围内较好,在10%至20%的范围内最好。空隙的总体积与填充体的体积比与摆饰物的强度与重量密切相关,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比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摆饰物,由于填充体中空隙的设置,可以选择填充体的强度与重量,从而使该摆饰物不但制作成本低和可选择的较高的强度,不易摔破,而且体积重量比合适及可选择,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也可防止摆物使用时移位或被吹倒碰倒等,非常适合用于室内外环境的装饰。同时由于空隙蜂窝状结构,也可以使水泥浇注的填充体容易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摆饰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摆饰物,是一个小兔子造型的摆饰物,包括空心的外壳101和设置在空心外壳101中的填充体102,在填充体102内设有无数空隙103,外壳101用轻质可塑的材料制成,如塑胶或树脂等,填充体102用水泥制成,空隙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使填充体102成蜂窝状结构。空隙103的单个体积范围小于等于30立方毫米,有20立方毫米的,也有10立方毫米,小于等于1立方毫米占绝大多数。空隙103的总体积占整个填充体102体积的20%,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40%、30%、10%及5%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填充物的空隙形状有不规则的,且数量众多,所以所述的空隙大小及体积比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值。上述摆饰物可用来装饰公园、私家花园及一些公共场所,也可用于装饰室内。由于填充体102中空隙103的设置,可以选择填充体102的强度与重量,从而使该摆饰物不但制作成本低和可选择的较高的强度,而且体积重量比合适及可选择,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也可防止摆物使用时移位或被吹倒碰倒等。同时由于空隙蜂窝状结构,也可以使水泥浇注的填充体容易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谚,未经陈学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5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重吊环
- 下一篇:晶体生长系统中的可旋转多坩埚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