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5439.2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焱;胡建坤;钟志刚;李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12B15/04;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武桥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对功率发热器件进行分散式散热的散热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发热器件进行分散式散热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其精密机械部件的精度及可靠性受灰尘影响大,因此整个仪器需要尽量密闭以防止灰尘;另一方面因为功率发热元器件多,热功耗在800W以上(功率电子器件、电源、光源、半导体散热器以及空气压缩机等),所以需要良好的通风以便散热。
目前全自动生化仪中常见的散热方法是自然对流冷却和利用风扇形成冷却气流的强迫对流冷却进行散热,其特点在于可靠性高,设备简单、成本低以及维护性好。但是,全自动生化仪中强迫对流冷却散热存在如下缺点:1)强迫风冷散热的散热介质是空气,在内部器件繁多的生化仪整机系统中,通过空气的流动来带走整机的热量以达到系统散热比较困难;2)为了达到好的散热效果,需要大风量的散热风扇并提高转速,从而势必会带来高分贝的噪声污染;3)强迫风冷散热必须强化空气对流换热,这样容易导致外界的灰尘大量进入系统,从而容易引发机械和高精密仪器故障以及散热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高且噪音小的散热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散热结构包括机柜、置于该机柜内的散热风道及置于该散热风道内的散热器,该机柜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散热风道为由挡板围成的腔体结构,该散热器与出风口对应,该机柜的进风口、散热风道及机柜的出风口形成散热风路。
所述的散热风道至少有两个,各散热风道独立设置。
所述的机柜被水平隔板分为上机柜和下机柜,该水平隔板设有开口,该上、下机柜均设有至少一个散热风道,整机进风口设于该下机柜,该上机柜的散热风道通过水平隔板上的开口从下机柜进风。
所述的下机柜被竖直隔板分成至少两部分,其中至少一部分设有散热风道。
所述的散热风道腔体的进口与进风口对应,该散热器安装在散热风道的挡板上,其位于散热风道腔体的出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需要强迫对流散热的器件通过专门的散热风道进行散热,使得冷却空气在机柜中形成通顺的风场,快速带走各核心散热部件上的热量,而其它不需要强迫对流冷却的器件受整机散热气流的影响很小,从而有效提高机柜内整体散热的效率;通过专门的散热风道,增强了各个高温部件散热效率,使得各散热器所需要的风量下降,又由于散热器位于散热风道内,使得散热器的噪音明显下降,从而实现了系统的静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包括机柜及置于该机柜内的多个器件散热风道及置于各器件散热风道内的散热器。该机柜1内部被一水平隔板11分成上机柜13和下机柜14,该下机柜14被两个竖直隔板12分成下左机柜141、下中机柜142及下右机柜143。该上机柜13设有相互独立的制冷器件散热风道2及光源器件散热风道3。该下左机柜141设有相互独立的PCB散热风道4及电源散热风道5。该下中机柜142设有仅需要进行自然冷却对流散热的器件模块。该下右机柜143设有空气压缩机散热风道6。该制冷器件散热风道2、光源器件散热风道3、PCB散热风道4、电源散热风道5及空气压缩机散热风道6均为由挡板围设而成的腔体结构,各散热风道的腔体内分别安装有制冷器件、光源器件、PCB模块、电源模块及空气压缩机模块,散热器17则安装在各散热风道的挡板上,该散热器为散热风扇17。
该下左机柜141及下右机柜143的前面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导风的左、右进风口15、16,该左进风口15与PCB散热风道4和电源散热风道5的腔体的进口对应,该右进风口16与空气压缩机散热风道6的腔体的进口对应。该机柜1的后面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各个出风口分别与各个散热器17对应,各个散热器17分别安装在各个散热风道的腔体的出口处。该机柜1的水平隔板11上对应制冷器件散热风道2和光源器件散热风道3的位置均设有开口,其用于将下机柜14的空气导入散热风道2、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5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层复合型热收缩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