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点焊机的电极修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620015124.8 | 申请日: | 2007-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富;安军;张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点焊 电极 修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焊机领域,更具体涉及用于汽车行业焊装生产线的悬挂式固定点焊机的电极修磨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的焊装生产线上使用悬挂式固定点焊机的电极是由电极杆和电极帽组成,两者过盈配合;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电极使用点焊端即电极帽长期使用而磨损,造成焊接效果达不到工艺要求,故需要修复;目前在对悬挂式固定点焊机的电极修磨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平板锉人工修磨,此方法虽然简单,但难以保证修磨后电极的工作尺寸,不符合工艺要求;二是自动式气源电极修磨机,该设备需要有气源,只对磨损轻微的电极修复有作用,但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修磨精度较高、能保证电极的工作尺寸的、满足点焊工艺要求的且可适用不同直径电极的电极修磨器;它可以弥补自动修磨机的限制条件和手工修磨不易保证精度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点焊机的电极修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转盘、修磨部件和导向装置,所述修磨部件面向导向装置的表面设有用于修磨电极的修磨部位,所述修磨部件的修磨部位是沿修磨部件端面向内延伸的内凹槽,所述电极穿过导向装置与磨擦部位的内凹面接触,该转盘与远离导向装置的修磨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套和固定装置,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修磨部件的表面上,所述导向套上设有用于电极穿过的通孔,该导向套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盘盖和固定螺栓,所述转盘盖和导向套以及修磨部件均通过固定螺栓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盖位于远离修磨部件的导向套的端面上,所述转盘盖上设有用于电极穿过的通孔,该转盘盖上通孔的位置与导向套上通孔的位置相应。
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修磨部件外壁面配合的内凹沉孔,所述修磨部件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转盘上或者所述修磨部件上设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制动结构。
所述制动结构包括位于沉孔内侧壁上的和修磨部件上的相互配合的凸凹结构。
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导向套上设有与修磨部件上凸凹结构相应的制动结构,与所述沉孔内侧壁上的凸凹结构相配合。
所述修磨部件的修磨部位是沿修磨部件端面向内延伸的内锥形槽,其内锥形槽侧壁面上设有排屑槽,所述修磨部件的内锥形槽的中心与所述导向套上的通孔中心共轴。
所述修磨部件内凹槽呈内锥形,其内锥形槽侧壁面上设有排屑槽。
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修磨部件外壁面配合的内凹沉孔,所述修磨部件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转盘或者所述修磨部件上设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位于沉孔内侧壁上的和修磨部件上的相互配合的凸凹结构。
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设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为均匀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四个把手臂。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1)采用相互连接的转盘和导向装置,即可实现修磨电极的目的,故,成本低廉;2)因为导向装置的导向套中心和修磨部件内锥形槽的中心共轴,因而可提高修磨电极的精度,同时因内锥形槽的内径尺寸与电极的工作形状尺寸相同,因此,可保证电极的工作时的尺寸,满足了点焊工艺要求;3)可通过简单更换内锥形槽尺寸不同的修磨部件即可实现对不同直径电极的修磨,通用性强;4)因直接转动与转盘连接的修磨部件即可实现修磨电极,不需要针对电极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修复,提高了修磨效率;5)因为在修磨部件的表面上设有与电极工作尺寸相同的内锥形槽,当电极外径尺寸小于或大于工艺要求的电极尺寸,用内锥形槽的底面修磨不符合尺寸要求的电极端部,再用内锥形槽的内周侧面修复电极的外径,即可满足电极的工作尺寸,同时与电极配合的是内锥形槽,可将电极的端部修磨成锥形,因为存在锥形部分的长度,延长了电极使用寿命;6)为了能及时排除修磨的铜屑,在所述的修磨部件的内凹槽的内侧壁面上设有排屑槽;7)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设有四个把手臂,因而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用于点焊机的电极修磨器爆炸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所示的具有呈锥形槽和锥形槽内侧壁面上设有排屑槽的修磨部件的主视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修磨部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2c是图2a所示的修磨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转盘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转盘盖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5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新风节能空调会议桌
- 下一篇:牙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