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汽-水直混式换热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1940.1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闫万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万河 |
主分类号: | F28C3/06 | 分类号: | F28C3/06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直混式换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采暖系统中的汽-水直混式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汽水直混式换热器由于汽、水直接混合换热,高、低温水回水无温差运行,且没有结垢存在的热阻,换热效率远远高于其它任何表面式换热设备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但目前市场上的汽水直混式换热器由于设计不合理,换热效果不理想,往往出现震动噪音等不良现象,使用推广受到了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水直混式换热设备,换热效率高,噪音小,运行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汽-水直混式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筒体,筒体上部为进水口,底部一侧设置进汽口,筒体内设置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筒体内的换热元件分层间隔设置,每层换热元件由凹面体和凸面体交替布置,凹面体与凸面体之间形成波浪型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筒体上部于进水口下方还依次设置布水室和分水盘,布水室底部为孔状盘面,分水盘为圆环面,环面上分布若干孔。
筒体内于换热元件的下方设置有布汽孔。
筒体底部连接补水箱,补水箱底部带有出水口和补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采暖回水经筒体顶部进水口进入布水室将回水均匀分布,中心部分直接下落至换热元件上面;另一部分落至分水盘上进一步将回水分布均匀再落到换热元件上面。换热元件分层凹凸布置,凹面体的凹面满水后就会溢流到凸面体换热元件倾斜的背面上,形成很薄的水膜;水流成波浪型(“S”型)向下流动,这样即增大了换热面积,也增加了换热流程,形成了换热效率很高的膜式换热。
蒸汽由筒体下部的进汽口进入进汽管,经布汽孔向上喷出,并和曲折下落的水流逆向流动换热,蒸汽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一是加热换热元件通过换热元件加热液体进行换热;二是和向下流动的水膜直接进行高效率的混合换热。
蒸汽凝结水和被加热的采暖回水一起下落至补水箱中,再经循环水泵打入系统中进行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换热效率高:汽水直接混合换热没有换热温差;蒸汽凝结水全部回收,没有余热损失,是表面式换热器无法比拟的,换热效率接近100%。由于换热元件分层凹凸布置,属于换热效率很高的膜式换热。
2、无压运行:换热器内为无压运行,蒸汽在压力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满足正常换热需要,是表面式换热器和常规直混式换热设备所达不到的。换热器不属压力容器,不会造成安全威胁,也减少了质量监督的麻烦。
3、器、箱一体化:补水箱和换热器组合在一起,既简化了系统也减少了热量损失,更减少了体积和占地空间,可节约大量的占地及建筑费用。
4、噪音小:由于设计合理,避免了蒸汽汽流噪音和水击震动噪音的产生。
5、运行可靠稳定:由于简化了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 2布水室 3分水盘 4换热器筒体 5换热元件 6进汽口 7布汽孔 8溢流口 9水位计 10压力表 11温度表 12补水箱 13检查孔 14出水口15补水口 16凹面体 17凸面体 18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水直混式换热设备进行说明。
如图,换热器筒体4上部为进水口1,底部一侧设置进汽口6,进水口1下方依次设置布水室2和分水盘3,布水室2底部为孔状盘面,便于使水分布均匀。分水盘3为圆环面,中间的空间可使来自布水室的水直接下落到下面的换热元件上,环面上分布若干孔,使来自布水室的水分布更加均匀。筒体内设置换热元件5,换热元件5分层间隔设置,每层换热元件由凹面体16和凸面体17交替布置,凹面体16与凸面体17之间形成波浪型通道18。换热元件5采用导热系数好的金属材料,厚度为1mm左右。筒体4内于换热元件5的下方设置有布汽孔7。筒体4底部连接补水箱12,补水箱12底部带有出水口14和补水口15。
采暖回水经进水口1进入布水室2将回水均匀分布,中心部分直接下落至换热元件5上面;另一部分落至分水盘3进一步将回水分布均匀再落到换热元件5上面。换热元件分层凹凸布置,凹面满水后就会溢流到凸面换热元件倾斜的背面上,形成很薄的水膜;水流沿波浪型通道18成“S”型向下流动,增大了换热流程,形成了换热效率很高的膜式换热。
同时蒸汽由进汽口6进入到筒体内,经布汽孔7向上喷出,并和曲折下落的水流逆向流动换热,蒸汽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一是加热换热元件5通过换热元件加热液体进行换热;二是和向下流动的水膜直接进行高效率的混合换热。
蒸汽凝结水和被加热的采暖回水一起下落至补水箱12中,再经循环水泵打入系统中进行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万河,未经闫万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1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