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红外线传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1931.2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文伟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5D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红外线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传感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保持恒温的恒温红外线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红外气体探测器中的传感器,在使用时为了提高其稳定性,需要使其保持温度恒定,通常采取的恒温方式,一种是将传感器与其它部件13放置在一个恒温的装置内以保持恒温,如图1所示,红外传感器1、其它部件13设置在容器5内,这种方式由于通过空气间接进行传导,恒温效果差,控温精度低;还有一种方式是在传感器周围一定距离设置金属加热体,然后在加热体上设置加热丝,通过加热丝对加热体进行加热,使金属体保持一定的温度,然后通过空气间接热传导使传感器温度保持恒定,如图2所示,红外传感器1的外侧设有环形金属套6,环形金属套6的外表面设有加热丝2,这种方式由于是通过空气间接热传导,同样难以达到高精度控温的要求,恒温效果差。由于传感器对恒温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目前传感器的恒温问题是影响红外分析仪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效果好、控温精度高的一种恒温红外传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红外线传感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用来对红外传感器进行加热的加热丝,其特征是:所述加热丝设置在红外传感器的外壳上。
以下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热丝直接缠绕在红外传感器的外壳上。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外表面设有用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加热丝。
所述红外传感器外壳的底部设有保温垫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加热丝直接缠绕设置在红外传感器的外壳上,热量可以直接传导到红外传感器的金属外壳上,因此解决了通过空气间接进行恒温传导带来的效果较差的问题,加热丝外包覆有保温层,一方面对整个传感器进行保温,进一步保证较好的恒温效果,另一方面起到对加热丝的固定作用,使加热恒温的效果更好,保温垫片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热量的流失,更加有效的保持整个传感器的恒温效果,因此控温精度高,恒温效果好,具有比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背景技术中一种恒温红外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背景技术中另一种恒温红外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一种恒温红外线传感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1,在红外传感器1的外壳上缠绕有加热丝2,加热丝2包覆保温层3内,保温层3用保温材料制成,红外传感器1设置在传感器方块7空腔内,传感器方块7具有通孔9,通孔9的端部用胶粘结有窗口片8,窗口片8与传感器方块7气密封,红外传感器1外壳的底部与电路板10之间设置有保温垫片4,电路板10与传感器方块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传感器方块7、电路板10、窗口片8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
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恒温红外线传感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1,在红外传感器1的外壳上缠绕有加热丝2,加热丝2包覆保温层3内,保温层3用保温材料制成,红外传感器1焊接固定在电路板10上,红外传感器1外壳的底部与电路板10之间安装有保温垫片4,电路板10上用胶粘结有包围红外传感器1的保温罩11,保温罩11与红外传感器1位置对应处粘结有窗口片8,窗口片8、保温罩11、电路板10形成容纳红外传感器1的密封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文伟,未经薛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1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高速货车转向架轴箱定位装置
- 下一篇:激光大件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