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状指整复治疗固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11228.1 | 申请日: | 200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生;李国彬;崔晓华;巩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玉生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F5/05;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垂状指 整复 治疗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地说是垂状指整复治疗固定器。
背景技术
垂状指即为末节手指伸指肌腱损伤、断裂所造成的末节手指屈曲畸形,一旦出现垂状指畸形,即影响患者美观,又影响患指功能,严重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无论采用手术方式,还是非手术方式治疗,均需一个稳定的组织修复内、外适宜条件和适应的病理生理演化过程与状态。在治疗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外固定,使患指维持于特定的姿势与位置,是该病变愈合修复的重要环节,或者是有效治疗关键所在。传统的固定方法是采用石膏或胶布、胶带等材料加以塑型、滞动。虽然此方法被各国医学界沿用多年,但其治疗程序与操作过程颇为繁琐复杂,有时还常因固定治疗不到位,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因早期局部肿胀明显,数日消肿后出现松动,而需反复更换固定材料,以弥补和巩固其治疗成效,有时在更换固定材料过程中,常因操作或固定失控而治疗失败或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存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即简便,治疗又可靠的垂状指整复治疗固定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指托下基板及指压上护板构成,指托下基板及指压上护板都呈反弓屈曲状且相顺应,各设有固定翼,固定翼上对应开有固定孔,可利用螺杆及螺母将指托下基板及指压上护板连体并固定,在指托下基板及指压上护板上还分别设有托指槽及压指槽,同样呈反弓屈曲状。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可与一固定装置连体在一起,即指托下基板可延续连体一指依托固定支架,该指依托固定支架与指托下基板近似呈90度,指依托固定支架与一背侧协调固定支架相对应,指依托固定支架与背侧协调固定支架上分别对应设有固定翼,固定翼上分别设有固定孔,可利用螺杆及螺母将指依托固定支架与背侧协调固定支架连体协调固定在一起。背侧协调固定支架的上端开有滑槽,指压上护板的尾端可开有插槽与滑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治疗垂状指操作方便,固定准确到位,治疗效果好,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向视图;图3、图2的俯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带有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中背侧协调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中带有插槽的指压上护板结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整复垂状指的治疗示意图。
图中,1、指托下基板,2、指压上护板,3、固定翼,4、固定翼,5、固定孔,6、固定孔,7、螺母,8、螺母,9、固定翼,10、螺母,11、固定孔,12、固定翼,13、固定孔,14、螺母,15、螺杆,16、螺杆,17、托指槽,18、压指槽,19、指依托固定支架,20、固定翼,21、固定孔,22、螺杆,23、螺母,24、固定孔,25、螺母,26、背侧协调固定支架,27、螺母,28、固定翼,29、固定孔,30、螺母,31、螺杆,32、固定孔,33、固定翼,34、固定翼,35、滑槽,36、插槽,37、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由指托下基板1及指压上护板2构成,指托下基板1及指压上护板2都呈反弓屈曲状且相顺应,各设有固定翼3、9及固定翼4、12,固定翼3、4、9、12上对应开有固定孔5、6、11、13,可利用螺杆15、16及螺母7、8、10、14将指托下基板1及指压上护板2连体并固定,在指托下基板1及指压上护板2上还分别设有托指槽17及压指槽18,同样呈反弓屈曲状。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可与一固定装置连体在一起,即指托下基板1可延续连体一指依托固定支架19,该指依托固定支架19与指托下基板1近似呈90度,指依托固定支架19与一背侧协调固定支架26相对应,指依托固定支架19与背侧协调固定支架26上分别对应设有固定翼20、33、34、28,固定翼20、33、34、28上分别设有固定孔21、25、32、29,可利用螺杆22、31及螺母23、24、27、30将指依托固定支架19与背侧协调固定支架26连体协调固定在一起。背侧协调固定支架26的上端开有滑槽35,指压上护板2的尾端可开有插槽36与滑槽35相配合。
其操作方法是:将患指的第二指间关节置于指托下基板1及指压上护板2的呈反弓屈曲状的托指槽17及压指槽18内,旋紧螺母,使指托下基板1及指压上护板2并拢至适宜位置即可。也可利托固定支架19及用带指依背侧协调固定支架26的垂状指整复治疗固定器,对准患指位置,将适应的插槽36置于滑槽35内,旋紧螺母,可防止固定器前后滑动和左右转动,保证固定器的稳定性,使治疗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玉生,未经孙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1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