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机压布杆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1117.0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选;张志刚;王卫刚;陈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宏利 |
主分类号: | D03J1/06 | 分类号: | D03J1/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2300山东省日照市五***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压布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上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织机上用来压住织口处的布面以防布面跳动的织机压布杆。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梭织机上用来防止断纬残疵的断纬保护装置多采用安装在织机上的鸡啄米针的形式。鸡啄米针式的断纬保护装置在织造各种规格的斜纹织物时,由于织口处上下层经纱根数不一致,吊综高,开口时间变化等因素造成打纬时布面织口处的跳动,使得鸡啄米针探入织口的深度不一致而作用失效,造成无故停故障,而如果将鸡啄米针探入量加大,则出现针路疵点,由此,织机无故停故障与针路疵点相互牵制,不易修复,这种现象在织造厚重斜纹织物时尤其严重,这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织机压布杆,它能够有效的解决在织造斜纹织物时布面织口处的跳动,避免了织机无故停故障与织物的针路疵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织机压布杆,包括设置在织机上的三套管,所述三套管上套装有托脚,所述托脚上通过紧固装置设有可压住布面的压指,所述托脚与三套管之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托脚上的透孔和紧固螺栓,所述压指穿过所述透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托脚包括上托脚和下托脚,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螺栓,所述上托脚和下托脚夹持在三套管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指呈L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织机压布杆,由于是在织机的三套管上套装有托脚,所述托脚上通过紧固装置设有可压住布面的压指,所述托脚与三套管之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通过压指压住织口处布面,防止了在织造斜纹织物时因织口处上下层经纱根数不一致,吊综高,开口时间变化等因素造成打纬时布面织口处的跳动而导致的鸡啄米针探入织口的深度不一致而出现的作用失效现象,能有效稳定布面位置,使得鸡啄米针探入布面深度趋于稳定,从而使得鸡啄米针正常作用,避免了织机的无故停故障和针路疵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采用设置在托脚上的透孔和紧固螺栓,并且压指穿过透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方式,方便了压指在织口处布面上的前后调整,而采用托脚包括上托脚和下托脚,固定装置为固定螺栓,上托脚和下托脚夹持在三套管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方式,则方便了压指在织口处布面上的左右调整。采用压指呈L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织机压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织机压布杆,包括设置在织机上的三套管1,在三套管上套装有托脚2,在托脚2上通过紧固装置5设有可压住织口处布面的压指3,并且托脚2与三套管1之间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连接,为了安装和调节的方便,紧固装置5包括设置在托脚2上的透孔和紧固螺栓,压指3穿过该透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而托脚2则包括上托脚21和下托脚22,固定装置4为固定螺栓,上托脚21和下托脚22夹持在三套管1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托脚2上的紧固螺栓来调整压指3在织口处布面上的前后位置,而通过调节固定上托脚21和下托脚22的固定螺栓来调整压指3在织口处布面上的左右位置;并且,压指3可以采用L形的压指,并将压指3设置于下托脚22上。这样,通过压指3的作用,布面织口处鸡啄米针的作用处因张力、开口等变化引起的布面跳动现象降低,使得鸡啄米针探入布面深度趋于稳定,能有效稳定布面位置,从而使得鸡啄米针正常作用,避免无故停故障及针路疵点。并且,所述压指3呈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宏利,未经丁宏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1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