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1066.1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戴华东;齐吉龙;王素芬;王念强;张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军 |
地址: | 2735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工作面 降温 系统 冷风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工作面降温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超深立井井筒、可延伸到掘进以及采煤工作面降温用的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公开了“矿井冰冷降温系统中的井下融冰池”、申请号:200420002465的专利。该矿井工作面降温装置采用地面集中式制冷站制造冰雪混合物,通过冰雪在井下融化吸热作用冷却空气,再将冷空气输送到工作面达到为工作面降温目的。因增加了冰雪制造及冰雪融化两个中间过程,使系统效率大大下降,同时增大了设备与资金的投入,经济性下降;另外冰雪融化的实际吸热能力因缺乏理论依据,降低了用于工程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矿井工作面降温装置投资大、效率低、可靠性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它能满足矿井降温所需要的大风量、大温差、大焓差的制冷要求,并能简化中间过程实现节能增效;提高工程应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包括利用制冷机组制取的冷媒水喷淋空气制备冷风的喷淋风室和风机。喷淋风室由进风栅、出风口、喷水排管、喷嘴、挡水板、风室落水池、进水总管、出水总管等构成。进风栅位于喷淋风室进风口,出风口位于与进风口相对的一侧;喷水排管是位于进、出风口之间成排并联的立管,立管至少为四排、即两级;各喷水排管与引入冷媒水的进水总管连接,进水总管与制冷机组的冷媒水输出管路连接;喷嘴装在喷水排管上。风室落水池位于喷淋风室底部,其内有出水总管。出水总管与制冷机组的换热器的冷媒水侧的输入管路连接。挡水板位于出风口一侧。喷淋风室的出风口与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的喷嘴在每级的两排喷水排管上采用对喷布置;喷水排管采用八排、即四级。风室落水池内设有补水管、溢水管、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满足矿井降温工程所需要的大风量、大温差、大焓差空气制冷特殊技术要求。该装置构成的矿井降温系统,通过减少热交换过程次数,降低传热温差,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减少中间过程冷量损失;可有效地降低深井井下工作面高温热害环境的温度,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工程应用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的示意图主视图。
图2: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进风栅、2-喷水排管、3-离心喷嘴、4-挡水板、5-出风口、6-风室落水池、7-进水总管、8-出水总管、9-补水管、10-溢水管、11-排污管、12-喷淋风室、13-风机、14-送风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利用氨制冷机组制取冷媒水,用冷媒水在喷淋风室中喷淋风流制备冷风,通过风机抽喷淋风室的空气形成风流、并将冷风经送风管路压入矿井工作面降温。
制冷机组由冷却水循环系统和氨循环系统组成。在氨循环系统中,通过氨液在换热器中的汽化吸热作用,将换热器另一通道中的冷媒水进行冷却降温,氨吸收的热量通过由冷却水池、清水泵、蒸发式冷凝器组成的冷却水循环释放到大气中。制冷机组制取的冷媒水由换热器输送至喷淋风室。
在图1、2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的冷风制备装置的结构。它由喷淋风室12和风机13构成。喷淋风室12由进风栅1、喷水排管2、离心喷嘴3、挡水板4、天圆地方出风口5、风室落水池6、进水总管7、出水总管8、补水管9、溢水管10、排污管11等构成。
进风栅1位于喷淋风室进风口处,出风口5位于与进风口相对的一侧。喷水排管2是位于进、出风口之间成排并联的立管。立管为八排、即四级,每级为两排。喷嘴3装在喷水排管2上,每一级的两排的喷嘴3为对喷布置,每排喷水排管2包括六根喷水立管,每排共均匀布置喷嘴127个,八排喷水排管共计喷嘴1016个。各喷水排管2与引进冷媒水的进水总管7连接,进水总管7与制冷机组的换热器的冷媒水输出管路连接。挡水板4位于出风口5一侧。喷淋风室12的天圆地方出风口5与风机13连接,风机13与送风管路14连接。
风室落水池6位于喷淋风室底部,其内有出水总管8、补水管9、溢水管10、排污管11。出水总管8与制冷机组的换热器的冷媒水输入管路连接。
进风栅1为16目左右的细钢丝过滤网。喷嘴3可采用Y-1型尼龙离心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1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缆车式公路、铁路大跨度桥梁建造技术
- 下一篇:一种制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