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页片套裁式带卷管级进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0601.1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3/02;B21D4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套裁 式带卷管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铰链页片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页片套裁、予弯、卷管为一体的一次性成型的自动化高精密模具。
技术背景
目前在铰链页片生产工艺中,多采用级进模配用单工序生产,级进模中页片制件采用套裁,材料利用率高,但存在的缺点是:必须与予弯、卷管等单工序连用,存在中间工序,存在中间转序问题,占用设备、占用人员、效率较低。如果在不计制件材料成本的情况下(即不进行套裁),也是能够做到整个铰链(合页)生产的一次性成形,但是却造成制件材料的极大浪费,实际上也没有人这么作。综上所述,目前的铰链模具存在的问题就是:如果要用套裁以保证制件材料的利用率,就不能实现整个铰链生产的一次性成形;如果要实现整个铰链生产的一次性成形,就不能保证制件材料利用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关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级进模不能套裁和一次性成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将铰链页片进行套裁、予弯、卷管一次性成型的铰链页片套裁式带卷管级进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铰链页片套裁式带卷管级进模,它由上模、下模和相连的导向柱组成,上模包括一个上模板,上模板下面依次连接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上设有一组镫孔冲头和导正钉,下模包括一个下模板以及相连的模座,下模板上面依次连接下垫板和凹模板,凹模板上设有镫孔和导正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
a、上模中依次设有三爪预冲头、三爪冲头、二爪切边冲头和二爪冲头;
b、下模的凹模板上分别设有对应配合的三爪预冲模、三爪冲模、二爪切边冲模和二爪冲模;
c、在三爪预冲模中设有一个退料块,退料块下面连接一个氮气弹簧;
d、在三爪冲模和二爪冲模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供页片移动的横向滑道,每个横向滑道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推动页片移动的与上模联动的推料机构;
e、三爪页片横向滑道的另一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上模联动的三爪予弯模具和三爪卷管模具,且该横向滑道与三爪予弯模具和三爪卷管模具的模腔对齐接通;
f、二爪页片横向滑道的另一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上模联动的二爪予弯模具和二爪卷管模具,且该横向滑道与二爪予弯模具和二爪卷管模具的模腔对齐接通。
所述的每个推料机构可以是由连在上模板上的带有斜面的纵向斜块和设置在下模横向滑道里的带有斜面的相配合的水平斜块组成;水平斜块上连有一个推刀,推刀位于横向滑道内并呈滑动配合;在水平斜块和下模块上分别设置一个螺钉作为拉杆,两螺钉上连有拉簧簧对推刀提供拉力。水平斜块的尾部连接有轴承与横向滑道滚动配合。
下模板上连接有座体,座体内的孔中设置有弹簧及与弹簧配合的螺栓拉杆,螺栓拉杆的端部与水平斜块接触配合,以确保推刀能够将进入横向滑道、预弯模及卷管模内的页片推送到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保证原工艺材料利用率的前提下,实现了铰链页片的一次性成形,自动化程度、产品精度、生产效率都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铰链原生产工艺多为3~5道工序,需冲床3~5台,模具3~5套,操作人员5~10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页片套裁式带卷管级进模投入使用以后,仅用一套模具、一台冲床、一个人操作便可完成原铰链页片生产工艺的整个过程,更主要的是保证了原生产工艺的材料利用率,实现了铰链产品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加上上模后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加上上模后的的C-C阶梯剖视图;
图5是图2加上上模后的的D-D阶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铰链页片套裁式带卷管级进模包括以下主要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0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铅自润滑轴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凹边形螺栓螺母及其对应的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