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用的耐弧穿刺金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09328.0 | 申请日: | 200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尹彬;高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13/00;H01R4/24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架空 绝缘 导线 雷击 断线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架空配电线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耐弧穿刺金具,其特别适合在10KV架空绝缘导线上使用。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树木、鸟类、积雪等外部原因引起的架空配电线路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国际上发达国家从六十年代后期逐渐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城市架空配电网实施绝缘化改造试点。九十年代,开始推广应用。
绝缘导线与电缆相比,投资省、建设快,优点十分明显。但是,雷击断线问题却十分突出。绝缘导线的雷击断线原理与裸导线相比有明显不同。当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作用于裸导线引起绝缘子闪络时,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在电动力的作用下沿着导线向背离电源方向移动,导线被严重烧伤的概率很小。而绝缘导线则不同,雷电过电压首先击穿导线绝缘层进而引起绝缘子闪络,被击穿的绝缘层呈一针孔状,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受周围绝缘的阻凝,弧根只能在针孔处燃烧,在极短的时间内导线就会被整齐地烧断。因此,必须妥善解决雷击断线问题,才能保证架空绝缘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根据上述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疏导和堵塞”两种方式。“疏导”就是将绝缘子附近的绝缘导线局部裸线化,使工频电弧弧根转移或固定在特制金具上燃烧,从而保护导线免于烧伤。例如,在绝缘子与导线联结处剥离绝缘层采用闪络保护型线夹或将绝缘子两侧的绝缘导线剥离一段绝缘层并加装防弧线夹。“堵塞”就是雷击闪络后阻止工频续流起弧。例如,采用限流消弧角,即带串联环型外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耐弧穿刺金具专利公开号为:CN1481057A,名称为:用于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耐弧穿刺金具,其主要结构方式为:由上压块和下压块构成的穿刺线夹,穿透绝缘导线的绝缘层与内部的导体紧密电接触;与线路绝缘子接地端电连接的接地引弧电极;与穿刺线夹电联接的耐弧电极;固定在穿刺线夹外面用于绝缘和限弧的绝缘罩。该耐弧穿刺金具具有防雷击断线、不剥离导线绝缘层、施工简单、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但是由于其设置的耐弧电极采用的是单向耐弧电极,只适用于单线路安装。在面对双线路时必须在绝缘子两侧都要同时安装同样的防护金具,不仅造成了施工的复杂性,也对资源造成过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普通型防弧穿刺金具的基础上,改良为新型结构尤其适用于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双向供电方式下运行,金具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用的耐弧穿刺金具,包括:穿透绝缘导线的绝缘层与内部导体紧密电接触的穿刺线夹,与线路绝缘子接地端电连接的接地引弧电极,与穿刺线夹电连接的耐弧电极,绝缘罩,绝缘罩底沿不密封,其特征在于与穿刺线夹电连接的耐弧电极采用双向耐弧电极,连接在穿刺线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是对已有耐弧穿刺金具的改进,通过设置为双向耐弧电极,更改了原有技术单向使用时必须安装在负荷侧,在双向使用时,需要在绝缘子两侧安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单向电源供电的架空绝缘导线,也适用于双向电源供电的架空绝缘导线。当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电源侧时,耐弧电极靠近绝缘子侧的部分承受短路电弧的烧灼,从而防止雷击断线的发生。当安装在负荷侧时,耐弧电远离绝缘子侧的部分承受短路电弧的烧灼,从而防止雷击断线的发生。但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单向电源供电的绝缘导线上,耐弧穿刺金具安装于线路绝缘子负荷侧;在双向电源供电的架空绝缘导线上,耐弧穿刺金具安装于线路绝缘子主要供电方向的负荷侧。
本实用新型对于双向耐弧电极的形状做了优化设计,优选燕尾型或垂直型结构。
穿刺线夹由上压块、中压块和下压块构成,它们之间采用扭力螺母或扭矩扳手固定,上压块和中压块与绝缘导线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圆半径与绝缘导线的半径相匹配,凹槽中部为刺状的多个刀齿,所有刀齿的刀尖与绝缘导线内部的导体截面半径相匹配。中压块与下压块可以制作为一体结构,耐弧电极可以与一体结构的中压块、下压块制作为一体,也可以与之分体电连接。中压块与下压块优选采用分体结构,耐弧电极压在中压块与下压块之间。这样可以更换耐弧电极,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所述扭力螺母或扭矩扳手与上压块之间最好加有碟形弹簧,数量为1~6片,最好2片,使得穿刺结构在复杂的电力线路运行条件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耐弧电极上的绝缘罩与穿刺线夹上的绝缘罩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以下为关于本技术方案的一些优选技术数据,具体内容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有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交流异步顶驱电机
- 下一篇:多频率谐振式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