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1330.2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许盛城;罗浦;孟凡明;薛晋书;蔡进步;魏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6 | 分类号: | H05K7/16;F16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发展,与之搭配使用的显示器也趋向于轻薄化发展。传统式显示器为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不仅体积大且相当笨重。而液晶显示器体积小、重量轻,且清晰度高兼具低辐射等优点,而被市场所广泛接受。此外,为增加液晶显示器的使用便利性,常需要将其屏幕旋转或摆动一定角度。
液晶显示器的旋转或摆动功能通常通过铰链结构来实现。如一种现有的铰链结构,其包括:一个固定件、一个枢轴,若干含油孔的垫片及一个固定组件;该固定件弯折成L形的板状结构,固定件的一个平板上开有设置孔,另一个平板上则开有异形限位孔;该枢轴包括有一个圆柱状基体,基体一侧中部向一侧延伸有一个贯穿轴,贯穿轴上形成有相互平行的平面部,而贯穿轴未形成有平面部的其它部位设有螺纹,基体另一侧中部则延伸有一个固定柱,该固定柱上开有设置孔;该数个含油孔的垫片分别设置于前述固定件和枢轴基体、固定件及固定组件之间,该垫片可随枢轴的贯穿轴同步枢转;所述贯穿轴于贯穿前述垫片、固定件的穿孔,并与该固定组件固定连接。该铰链结构通过异形限位孔来限制液晶屏幕的转动角度,然而,该铰链结构对异形限位孔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且限位孔容易磨损,故其限位效果较差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调整液晶屏幕角度时限位效果较好、结构简单的铰链结构。
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固定件、转动件及枢转组件。转动件与固定件通过枢转组件转动连接。固定件上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异形孔。固定件还具有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枢转组件包括枢轴、限位片及固定于枢轴一端的锁固件。枢轴上设有变形轴部,变形轴部与固定件的异形孔配合而使枢轴不能相对于固定件转动。限位片不能相对于转动件转动。限位片具有第一限位面及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及第二限位面分别与固定件的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相抵接以限制转动件相对固定件在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铰链结构没有采用精度要求较高、容易磨损的异形限位孔限位方式,而是在枢轴上设置限位件,通过限位件与固定件的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的配合来限位,可以较好的限制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的转动角度,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角度调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铰链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铰链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铰链结构较佳实施例的转动件在第一极限位置的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铰链结构较佳实施例的转动件在第二极限位置的装配图;
图5是图4沿V-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铰链结构以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为例加以说明。请参见图1,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壳体100及底座200,其通过铰链结构300可旋转连接。
请参见图2,铰链结构300包括固定件10、转动件20及两个枢转组件(图未标)。其中固定件10与底座200连接,转动件20与显示屏壳体100连接,枢转组件用于连接转动件20与固定件10,使转动件20可相对固定件1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请同时参见图3及图4,固定件10包括一个基板11、两个侧板13及一个尾板15。该基板11为长方板,具有两个相对的长边(未标示)及与长边相邻的两个相对的短边(未标示)。两个侧板13分别设于该基板11相对的两个长边,尾板15设于该基板11的一个短边。该基板11的另一个短边具有端面111。基板11还具有一个内表面113。侧板13及尾板15均朝内表面113一侧设置。基板11上开设有多个装配孔115,尾板15上开设有一个装配孔151。装配孔115、151用于与底座200配合而将固定件10固设于底座200。每一侧板13上远离尾板15的一端大体为圆柱体状,其开设一个枢轴孔131及一个锁固孔133,该枢轴孔131与锁固孔133相邻,且均为异形孔。在本实施例中,枢轴孔131呈“D”形。每一侧板13上邻近枢轴孔131还开设有一个锁固槽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1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