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药洪连提取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1025.3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玉;王晓琴;张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藏药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药洪连提取物,更确切地讲本发明涉及了藏药洪连总苷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藏药洪连,又名藏黄连,属兔耳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的乱石堆碎石地带。《藏药志》记载洪连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治血旺、急慢性肝炎、肺病、高热的功效;《中华药海》记载洪连全草可以治疗肺炎、肝炎;《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洪连全草具有治疗肺炎、高血压、乳腺癌的功效;《新华本草纲要》及《抗癌中草药大词典》中均记载洪连全草具有抗乳腺癌及纵隔癌的作用。
虽然民间早就证明洪连全草具有抗癌的功效,有人在近期发现红连的总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但具体是洪连的那一类成分在行使抗癌的功效却鲜有研究,目前仅有张雪等研究发现洪连的苷类可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现有文献中尚未发现洪连苷类作用于其它肿瘤细胞的报告,同时对洪连苷类提取物、提取方法也未见报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药洪连总苷提取物的提取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抗癌中药大词典》,刘村安,彭明。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
2《中华药海》,冉先德。哈尔滨出版社,1993,8
3《藏药志》,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11
4《全国中草药汇编》,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5张雪。兔耳草的小鼠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抑瘤机理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1
6金兰,陈志。短管兔耳草抗癌作用的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5-8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洪连提取物是洪连总苷,包括脱去提取物中部分脂类杂质成分后的产物以及它们的应用。
本发明的洪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是将洪连的全草粉碎,将其置入乙醇中,或者置入乙醇水溶液中,用回流或室温渗漉,提取液蒸去乙醇后将所得的浸膏溶解,液体用石油醚或乙醚洗涤。再对水相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或戊醇反复抽提,合并抽提液,减压蒸馏浓缩,得到固体状总苷。
或者,将洪连全草粉碎,用甲醇或乙醇提取,提取物蒸馏后再溶于少量甲醇或乙醇中,逐滴加入数倍于醇体积的丙酮、乙醚或丙酮乙醚的混合溶剂中,边加边摇,总苷可成粉质析出,抽滤,干燥,得到固体状总苷。
或者,将洪连全草粉碎,用甲醇或乙醇提取,浓缩提取物,在浓醇溶液中加入新煅烧过的氧化镁拌匀,烘干,磨碎,用甲醇或乙醇抽提,浓缩抽提液,得到固体状总苷。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洪连总苷提取物处理人胃癌MGC-803,结果抑制了人胃癌MGC-803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些结果提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洪连总苷提取物可以在制备胃癌治疗药物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洪连总苷提取物的提取方法1
将洪连的全草粉碎,过40目筛,备用。
将经上处理的洪连草粉200g置入四倍量体积的70%乙醇溶液中,反复加热回流三次,合并提取液后将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乙醇,所得的浸膏用温水溶解,所得液体用石油醚洗涤,直至石油醚相或乙醚相透亮颜色不再变化为止。再对水相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或戊醇反复抽提至抽出液蒸干后残渣很少为止,合并抽提液,用水洗去还原糖,减压蒸馏浓缩,得固体状总苷。
实施例二:洪连总苷提取物的提取方法2
将洪连全草粉碎,过40目筛,备用。
将经上处理的洪连草粉200g用四倍体积的甲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物蒸馏后再溶于少量甲醇中,逐滴加入数倍于醇体积的丙酮中,边加边摇,总苷成粉质析出,抽滤,干燥,得到固体状总苷。
实施例三:洪连总苷提取物的提取方法3
将洪连全草粉碎,过40目筛,备用。
将经上处理的洪连草粉200g用四倍体积的70%乙醇溶液提取,浓缩提取物,在浓醇溶液中加入新煅烧过的氧化镁拌匀,烘干,磨碎,用甲醇或乙醇抽提,浓缩抽提液,得到固体状总苷。
实施例四:洪连总苷提取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系:人胃癌MGC-803。
试验药物:将洪连总苷提取物用0.1%DMSO配成12mg/ml。
细胞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株培养于RPMI-1640完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10%灭活小牛血清、L-谷氨酰胺2mmol/ml、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U/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1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