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内开盖的传输瓶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0891.0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1/04 | 分类号: | B65G51/04;B65D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内 传输 | ||
所属领域:本发明属气动管道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传输瓶。
技术背景:目前的传输瓶,易中途卡住;纠其原因,是中途门张开而被卡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采用门在正常装态下也不会打开的方法,具体如下:
1,传输瓶体在端面开有口,瓶体内是空芯的;
2,在开口处设向内开启的门或凸块,常态下门或凸块堵住传输瓶体在端面的开口,门或凸块向内开启向下旋转大于90度,开启后有自动复位功能;门或凸块不能向外开启;
3,门或凸块打开时其下边沿与瓶体的底的长度应大于所要放置的物品的长度;
4,在瓶体外设密封部分和导向部分,便于提高其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发明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2,图2为本发明关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3,图3为本发明关门时的剖面示意图;
4,图4为本发明关门时的外体有两道密封结构剖面示意图;
5,图5为本发明开门时的外体有两道密封结构结构示意图;
6,图6为本发明关门时门与体的连接为折页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7,图7为本发明关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8,图8为本发明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1,如图1所示,1为传输瓶外体;2为密封圈;3为门;4为传输瓶外体与门的连接部位;5为传输瓶外体阻挡门的边框;6为铰轴;7为弹簧;8为铰轴套。1外形整体,上端开口,下端装有密封圈;开口与门铰轴连接,由于5为传输瓶外体阻挡门的边框作用门只能向内开启,在弹簧的作用下能自动回位。门打开时其下边沿与瓶体的底的长度应大于所要放置的物品的长度;
实例2,如图5所示:2为双密封圈,可加强密封,其它与实例1相同;
实例3,如图6所示;8为折页;折页代替实例1的铰轴,其它与实例1相同;
实例4,如图7、8所示;5为转动障碍物,在转动的轴心的上侧;3为凸块,代替实例1的门,其它与实例1相同;
终上所述,包括瓶盖门或凸块,安装在瓶体在端面的开口上与瓶体铰轴或折页连接,连接转动的轴心的外侧有转动障碍物,用于只能向内开启;包括瓶体有一端开口,瓶体外壁设有与传输管道密封的密封部位和导向部分,用于安全承运舱内的物品,包括铰轴或折页,连接瓶体与门或凸块,用于使门或凸块摆动;包括转动的轴心的外侧转动障碍物或转轴上的障碍物,用于阻碍门或凸块的向外旋转;包括弹簧,安装在转轴上,用于使门或凸块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0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