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还原罐在炉内的设置方法及用该方法构建的还原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0740.5 | 申请日: | 200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强;奉建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世纪天元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F27B14/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02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设置 方法 构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罐在还原炉内的设置方法及用该方法构建的还原炉。
背景技术
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炉的结构由还原罐、结晶器和还原炉窑体构成,现有的还原罐由窑体和窑体内的支座支撑,还原罐水平放置于窑体内,结晶器处在窑体之外,由结晶器口端向还原罐内送料,另一端为封闭,如图2所示。现有的设置方法在往还原罐中加料时很不方便,存在向还原罐内送料量偏少的问题,工人劳动强度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本身的重力全部作用在还原罐上,又处在高温下,且由于掏炉渣时的作用力使还原罐变形变大,缩短还原罐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原炉内的热量利用不够充分,影响生产率,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罐在炉内的设置方法及用该方法构建的还原炉。解决现有还原罐加料不方便,加料量少和缓解了还原罐变形大、热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罐在炉内的设置方法,将还原罐的封闭端朝下,还原罐的进料口端朝上,倾斜设置于还原炉窑体内。
上述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罐在还原炉内的设置方法中,所述的倾斜设置,是按还原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60°设置。
按前述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罐在炉内的设置方法构建的还原炉,构造包括还原炉窑体(1)、结晶器(2)、还原罐(3)、进料口端盖(4)和支座(5);其特征在于:还原罐(3)倾斜放置于还原炉窑体(1)中,还原罐(3)的一端由还原炉窑体(1)支撑,另一端由支座(5)支撑,结晶器(2)与还原罐(3)相连,进料口端盖(4)与结晶器(2)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还原罐加料不方便,加料量少和工人加料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也减小了还原罐变形大、热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可延长还原罐的使用寿命,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还原炉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还原炉窑体,2-结晶器,3-还原罐,4-进料口端盖,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下面是以倾斜角10°为例,说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罐在炉内的设置方法,将还原罐的封闭端朝下,还原罐的开口端朝上,倾斜设置于还原炉窑体内。采用该方法构建的一种金属真空冶炼还原炉如图1所示,将还原罐的封闭端朝下、开口端朝上,以10°的倾斜角放置于还原炉窑体1中;还原罐3的开口端由还原炉窑体1支撑,封闭端由构筑在于还原炉内的支座5支撑,结晶器2与还原罐3相连,由结晶器2口向还原罐3内送料,加料完成后进料口端盖4与结晶器2螺栓连接密封。由于倾角的存在,物料自身的重量使得倾斜情况比水平放置情况下所加的物料增加,还原罐3的容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在倾斜情况下,物料的重量不完全压在还原罐3上,掏炉渣时的作用力也不完全作用在还原罐3上,减小了在还原反应高温下,还原罐3的变形,延长了还原罐的使用寿命。同时,倾角的存在也降低了向还原罐3内加料的劳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世纪天元矿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世纪天元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0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