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芙蓉花香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0610200536.3 | 申请日: | 200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绍璋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A23L1/222;A61K8/97;A61Q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2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芙蓉 花香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创新农业,涉及一种农产品物料制品。
背景技术
野芙蓉Abelmoschus manihot(Linn.)Medicus是锦葵科秋葵属一种草本植物,1994-01-01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4467-93的编码是6000010003,对该植物花的开发有诸多专利文献和公开论文等。关于野芙蓉油有CN94100043.5的单纯油制品,有配野芙蓉油于固体物料的CN01115698.8野芙蓉全息素。关于野芙蓉,各中药经典文献均称其“无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记载该花:【性味与归经】甘、寒、滑、无毒。【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消炎解毒。【用法与用量】煎服,30g。
有一重量级的有关野芙蓉花的文献是西安交通大学曹永翔《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图分类号:R282.71、R284.2,馆藏号:Y454247。该文中提到野芙蓉花中有效成分在于挥发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其挥发物质中的11个化合物,作者从乙醚部分中分离苷元时发现,其中有一含量较高物质极不稳定,始终未能分离得到,其它的样品由于重结晶过程用到含水乙醇及贮放受热,用EI-MS鉴定时加热等原因均未能鉴定其结构。
发明人在制作野芙蓉花制品时,在整个作业间,可以闻到野芙蓉花的浓郁幽香味,凡接触者均有相当明显反应。但在该花的包装、贮运、应用时,那些幽香味已很难觅寻。
按目前的文献记录和现有技术,野芙蓉花中的挥发物质难以存留和保障应用,就本发明的主题构思和产品提出及工艺设计讲,还没见到有第二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野芙蓉花中的挥发性物质寻求适用的载体、解决目前技术条件下,该挥发性物质不能分离得到,难以存留利用的难题,提供一种做食用或外用的健康产业原材料制品。
本发明的实施是把含有挥发物质的野芙蓉鲜花或野芙蓉干燥花或野芙蓉组织碎片浸入野芙蓉油或含6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脂肪中或浸入作为化妆品基础油的矿物油中,避光存贮,作为食用或外用原料应用。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是:
1、选择载体:野芙蓉油或不饱和脂肪酸在60%以上,酸价在4.0以下的植物油或化妆品基础油级别的高纯度矿物油,对此物品称为载体油。
2、野芙蓉花选择是:新鲜整体花或干燥整体花或新鲜野芙蓉组织碎片或干燥野芙蓉花组织碎片,对此物品称为主料花。
3、上述主料花浸没在载体中,浸没的概念是主料花浸入载体液平面以下,载体的液平面以液平面以上不显露主料花为准,对经此处理的物品成为制品生料。
4、对上述制品生料,静止置无直射光处或做震荡或做搅拌后再置无直射光处。震荡的频率小于230次/分钟,搅拌的转数小于每分钟380转,震荡或搅拌的时间在3分钟以上。对经此处理后的物品称为制品熟料。
5、上述制品熟料的静止放置环境温度在48℃以下,18℃以上时,放置时间在6小时以上,然后进行分装应用,环境温度低于18℃时,放置时间在180小时以上分装应用。分装应用的物品成为本发明产品野芙蓉花香制品。
6、本发明产品中,用食用油脂做载体的野芙蓉花香制品,作为原料供食用、医用;用矿物油做载体的野芙蓉花香制品做原料,供医药、护肤、护发品产业应用。
本发明产品使野芙蓉花中的挥发性物质得以有效地在油脂载体中保存,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实践证明,野芙蓉花所含挥发性物质及天然生物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在油脂的防氧化上有显著体现,所以利用食用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做载体能长年保持油脂不变性。本发明产品在制作贮运当中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防腐剂,保持了100%天然物质组合的状态,作为原料,为其应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本发明产品的油脂载体沸点较高,如野芙蓉油沸点是180℃,挥发物质存其中较为稳定,几乎无所逸出,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并以此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踏板。
本发明制品在应用中的有关效果相当明显,容易验证,如: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杨永年教授从发明人手分多次取本发明产品,历时一年,用于老年保健和帕金森氏患者,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取新鲜野芙蓉花100kg,野芙蓉油300kg,以上主料花和载体油共同放置于瓷缸内,因野芙蓉花在油中悬浮而高于油的液平面,故采用在油液面以上,野芙蓉花悬浮面上部放置一不锈钢篦子,再对不锈钢篦子施加压力,使野芙蓉花完全没入野芙蓉油液面以下,保持此状态,需要加压48小时以上。因当时环境温度在17℃,故对该浸油保持上述施压状态加盖封存置避光处,放置一个月后才进行分装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绍璋,未经王绍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0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驱动CMOS有源像元的方法
- 下一篇:可变长度的儿童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