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换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2294.1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张大东;任毅;陈的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F16H63/32;B60K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王敬波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换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的自动拨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手动挡车辆中,驾驶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路况不断调整变速箱的传动比,从而使车辆总是在较佳的运行状态中运行。而变速箱传动比的调整是驾驶者通过拨动变速杆以改变变速箱的挡位(即换挡)来实现的。
然而,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观察道路的路况及车况,同时需要驾驶者不断拨动变速杆,这无疑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而且,由于根据路况进行换挡需要逐渐熟练的过程,因而,对于刚刚接触车辆的学车的人们来说,手动换挡成为不小的障碍。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自动换挡装置应用于车辆中来。中国专利ZL97226477.9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挡控制器,如图1所示,该自动换挡控制器包括凸轮1与摇臂2,所述摇臂2固定于伸出变速箱的变速拨叉杆3上,所述凸轮1设在变速拨叉杆3周围并与该变速拨叉杆3轴线平行,凸轮1的半径大小在圆周内分为若干段,每段内的半径相同,段数与变速箱挡位变化时需选挡数相同,在每段半径相同的凸轮1圆周面上都设有正弦曲线形槽,该形槽的弦高为拨挡行程,所述摇臂2的另一端伸在该槽内。
凸轮1的转动由电机驱动,由于半径不同,凸轮1的外圆周面升高或降低,使摇臂2与凸轮1接触的一端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拨叉杆3转动一个角度,完成选挡动作,同时根据槽的形状,凸轮带动摇臂插在槽内的一端沿凸轮1的轴向移动,从而完成拨挡动作。
然而,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轮1仅具有一个槽,需要将凸轮1分为半径不同的多段(与变速箱选挡数目相等),从而大大增大了该凸轮1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且凸轮1加工出不同多段半径后,各段位之间很难有合适的曲线平滑过渡,因此摇臂2在进行选挡时冲击较大。此外,摇臂2既要以自己的支撑点作转动进行选挡,又要沿自身的轴向作平行移动进行拨挡,因而摇臂2同时完成选挡与拨挡动作,所以摇臂2的可靠性较低,该自动换挡控制器的动作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自动换挡装置中,可靠性较低而且凸轮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较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制造和操作简便的自动换挡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挡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换挡凸轮及执行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换挡凸轮转动,其中,所述换挡凸轮为半径一致的圆柱体,所述执行装置包括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换挡凸轮的轴线方向的拨叉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拨叉轴且可沿所述拨叉轴轴向移动的至少一个拨叉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拨叉中的每个拨叉固定连接的滑块,所述换挡凸轮的外圆周表面具有至少一条凹槽,所述每个滑块位于各自对应的凹槽内,所述凹槽中的每个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波峰或一个波谷。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换挡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换挡凸轮转动,由于在换挡凸轮的外圆周表面具有至少一条凹槽,与拨叉固定连接的滑块位于对应的凹槽内,这样,当换挡凸轮转动时,凹槽可以通过具有的波峰和/或波谷而驱动滑块沿拨叉凸轮的轴向移动,从而滑块又带动拨叉沿拨叉轴的轴向移动。当所述所有的滑块位于凹槽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中间位置时,该换挡装置处于空挡,当某一滑块处于与该滑块对应的凹槽的波峰或波谷时,该换挡装置处于与该波峰或波谷对应的挡位。因而,在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中,自动换挡装置的挡位数目与换挡凸轮所有凹槽的波峰和波谷的数目总和相等。
在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中,换挡凸轮为半径一致的圆柱体,且选挡的数目通过在凸轮的外圆周表面上凹槽的变化来实现,而不是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换挡凸轮分为半径不同的几段来实现。因而,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挡凸轮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制造的缺陷。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中,换挡仅通过拨叉在拨叉轴上的轴向移动,而不需要摇臂等另外的转动,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动换挡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自动换挡装置中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与换挡凸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自动换挡装置中换挡凸轮与执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换挡凸轮的凹槽的展开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处于1挡时,滑块在图5凹槽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处于空挡时,滑块在图5凹槽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处于2挡时,滑块在图5凹槽中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