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显示器及其可挠性导电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72135.1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658;H01R13/652;H05K9/00;G02F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显示器 及其 可挠性 导电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可挠性导电构件的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平面显示器内部的电路板上通常设有用以传输各种电子信号的连接器,例如交流电源插槽(AC SOCKET)、耳机孔(EAR JACK)、D-SUB连接器、数字视频接口连接器(DVI)以及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等等。其中,为了避免信号传输时受到电磁干扰(EMI),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利用导电海绵或是铝箔来接地,然而前述方式具有不易组装以及容易脱落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挠性导电构件,用以电性连接一连接器以及一导电框架,包括一本体以及多个弹片。前述本体大致呈一中空的四边形结构并包覆于连接器外围,具有一四边形开口以及一开槽,前述开口垂直于本体的一中心轴,前述开槽沿中心轴方向贯穿本体。前述弹片凸出于本体边缘并且邻接前述开口,其中弹片与导电框架接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导电框架具有一开孔,前述弹片穿过开孔并与导电框架接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导电框架还具有一平板,上述平板垂直于电路板,且开孔设置在平板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开口呈梯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弹片沿中心轴方向凸出于本体边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弹片与本体之间具有一夹角,其中上述夹角为一钝角。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器为一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本体与弹片为一体成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可挠性导电构件为金属材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器设置在一电路板上,其中连接器位于前述开槽与电路板之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分解透视图;
图2A~图2C表示本发明的可挠性导电构件示意图;
图3表示可挠性导电构件与连接器结合的示意图;
图4表示可挠性导电构件连接导电框架与连接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5表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路板~100
连接器~110
导电框架~200
平板~210
开孔~220
显示单元~300
可挠性导电构件~400
本体~410
四边形开口~420
开槽~430
弹片~440
边缘~411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的平面显示器例如为一液晶显示器,其主要包括一电路板100、一导电框架200、一显示单元300以及一可挠性导电构件400,其中导电框架200固定于显示单元300背面,电路板100则固定于导电框架200上。如图1所示,前述电路板100边缘具有一连接器110,导电构件400则套设于连接器100外围;此外,在导电框架200上具有一凸出的平板210,其中平板210大致垂直于电路板100并且具有一开孔220,上述开孔220对应于前述连接器110。组装时,一部份的导电构件400穿过开孔220并与导电框架200接触,使得连接器110与导电框架200电性连接,进而可利用导电框架200接地以降低电磁干扰(EMI)。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2A~图2C,前述可挠性导电构件400主要包括一本体410以及多个凸出弹片440,上述本体410大致呈一中空的四边形结构(quadrilateral),具有一四边形开口420以及一开槽430。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开口420呈梯形且大致垂直于本体410的一中心轴C,前述开槽430则位于本体410上方并且沿中心轴C方向贯穿本体410(如图2A所示)。
特别地是,前述弹片440邻接于前述开口420,并且由本体410的边缘411向外凸出(如图2B所示),其中开口420是由边缘411所形成。再请参阅图2C,前述弹片440沿中心轴C方向凸出于本体410边缘411,且弹片440与本体410之间具有一夹角θ,其中夹角θ为一钝角(90°<θ<180°)。
请参阅图3,组装时可直接将导电构件400的本体410套设并夹附于连接器100外围,其中导电构件400可采用具弹性的金属材质并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制作,由于在导电构件400上方设置开槽430可强化其可挠性,如此不仅有利于组装且不易脱落。如图3所示,组装后的开槽430位于连接器110上方,亦即连接器110位于电路板100与开槽43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机及其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页面的推送方法、系统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