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将二维影像转换为三维影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72131.3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东霖;李宛静;黄奕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3/00 | 分类号: | G06T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维 影像 转换 三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影像转换方法,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自动将2D(二维)影像转换为3D(三维)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3D影像均是由两组不同视角的影像信息所组成,其中,一组对应于左眼视角,另一组则对应于右眼视角。在播放3D影像时,观视者的左眼仅能看见对应于左眼视角的影像信息,而右眼仅能看见对应于右眼视角的影像信息,借此,观视者即会于大脑中产生立体视觉。
目前,已有先前技术可将2D影像转换为3D影像。在先前技术中,当使用者欲将2D影像转换为3D影像,其必须先在2D影像中圈选至少一对象(Object)。接着,由使用者自行判断该被圈选的对象是属于2D影像的前景(Foreground)或背景(Background)。之后,使用者再自行决定该给予被圈选的对象多少景深(Depth of field)。若被圈选的对象为两个以上,则使用者必须分别对每一对象做上述步骤的调整。此对使用者来说相当不方便。
因此,本发明的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将2D影像转换为3D影像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畴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影像转换方法,当使用者在2D影像中圈选出欲转换为3D影像的对象后,本发明即可自动的判断圈选的每一对象属于前景或背景,并且自动赋予每一对象相对应的景深,进而形成3D影像。
根据一优选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影像转换方法是用以将2D影像转换为3D影像,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2D影像中,圈选至少一对象,并且在2D影像中,设定基线(Base line)。接着,根据基线,判断每一对象位在2D影像中的前景或背景,其中,N个第一对象位于前景,M个第二对象位于背景,N以及M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且不同时为0。之后,分别将每一N个第一对象以及每一M个第二对象排序,并且根据N个第一对象的排序,分别给予每一N个第一对象第一位移量,并且根据M个第二对象的排序,分别给予每一M个第二对象第二位移量。根据第一位移量移动每一N个第一对象,并且根据第二位移量移动每一M个第二对象,以产生T张连续影像,T为一自然数。最后,依序输出每一T张连续影像,以产生3D影像。
借此,当使用者在2D影像中圈选完对象后,本发明的方法即可自动将2D影像转换为3D影像。对使用者而言,极为方便。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2D影像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桌子被圈选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E所示为关于图2中桌子的五张连续影像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桌子以及椅子被圈选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E所示为关于图4中桌子以及椅子的五张连续影像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桌子以及椅子被圈选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E所示为关于图6中桌子以及椅子的五张连续影像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D影像 10:桌子(物件)
12、14、16:椅子(物件) 18:钢琴(物件)
Y1、Y1′、Y1″:基线 d、d1、d2、d3:位移量
C(x,y)、C1(x1,y1)、C2(x2,y2)、C3(x3,y3):中心坐标
I1-I5、I1′-I5′、I1″-I5″:连续影像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影像转换方法是用以将2D影像转换为3D影像。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2D影像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2D影像1中包括多个对象,如桌子10、椅子12、14、16、钢琴18等。为达到上述有关本发明的范畴,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余功效,现举数个优选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如下:
第一优选具体实施例:
第一优选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影像转换方法用以将2D影像中的桌子10转换为3D影像的作用原理。
请参阅图1至图3E,图2所示为图1中桌子10被圈选的示意图,图3A至图3E所示为关于图2中桌子10的五张连续影像的示意图。
在此实施例中,首先,使用者需在2D影像1中,圈选桌子10(以虚线表示),并且在2D影像1中,设定基线Y1。在此实施例中,基线Y1为水平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