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巨环形碳二亚胺及其衍生物、其合成以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72017.0 申请日: 200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1209999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2
发明(设计)人: 戴宪弘;郑智嘉;陈建文;陈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 大东树脂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67/00 分类号: C07D267/00;C08L67/00;C08L77/00;C08L75/04;C08G18/83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孟锐;邢好路
地址: 中国***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形 亚胺 及其 衍生物 合成 以及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巨环形碳二亚胺(macrocyclic carbodiimide,MC-CDI)及其合成方法,巨环形碳二亚胺经进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巨环形酰基尿素(MC acylurea)和巨环形尿素(MC-urea)等。MC-CDI能当作添加剂,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水解稳定剂。通过酰基尿素的热分解特性,羧酸(acids)或酸酐(anhydride)官能化的MC acylurea可作为改质型PU的合成的中间体。

背景技术

依据IUPAC的定义,巨环形分子(macrocycle,MC)为一种环状高分子(cyclicpolymer),通常由15个以上的原子组成(参见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Terminology 2nd Edition(1997))。环形高分子或巨环形分子有许多有趣而不同于一般直线型分子及高分子(linear polymer)的物理性质(参见J.Roovers,P.M.Toporowski,Macromolecules 1983;16,843;J.A.Semlyen,Cyclic polymers,2nd ed.Dordrecht:KluwerPublishers;2000;和C.W.Bielawski,D.Benitez,R.H.Grubbs,Science 2002,297,2041),如低粘度(viscosity)、高溶解度(solubility)、较低的水力体积(hydrodynamic volume)等。近年来在高分子基础科学和应用发展上,引起极大的研究兴趣,例如在溶液中可与溶剂有较好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使得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这些现象主要来自环形高分子本身结构呈现相对较少的末端官能基(functionality of terminal end groups),导致不同于直线型分子和高分子的特殊性质。现今环形高分子结构的特征判断主要是依据环形高分子具备低水力体积的特性。

在1980年代,更有许多研究从事于环形寡聚物(Cyclic Oligomers)的合成并运用在开环聚合反应上(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其中以美国GE公司对环形碳酸酯寡聚物(Oligomeric Cyclic Carbonates)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和商业潜力(参见J.C.Carnahan,U.S.Patent,patent no.4,273,717(1981);D.J.Brunelle,T.L.Evens等人,Polymer Preprints1989,30,569;E.P.Boden,D.J.Brunelle等人,Polymer Preprints 1989,30,571;T.L.Evens,C.B.Berman等人,Polymer Preprints 1989,30,573;K.R.Stewart,PolymerPreprints 1989,30,575)。此技术是以双酚A(Bisphenol A)制备出前体(precursor),双酚A二氯甲酸酯(Bisphenol Abischloroformate),然后在拟高度稀释(pseudo-high dilution)的溶液中合成出环形碳酸酯寡聚物。在阴离子型触媒的作用下,环形碳酸酯寡聚物可进行开环聚合(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ROP),在250℃的押出机中约2-5分钟即可转变成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此外,此种环形碳酸酯寡聚物的粘度低,不仅能提高产能,更可解决大型对象不易射出成形的难题。此种以巨环形分子作为反应射出成形(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RIM)原料的加工方法将是高分子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然而,环形碳酸酯寡聚物的开环聚合反应需在250℃以上的高温方能获得高Tg、高分子量的产物。如此高耗能的生产方式显然是巨环形分子进行开环聚合制备高分子材料的缺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东树脂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东树脂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