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排气功能的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71753.4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敏郎;张志成;曾鹏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16;B29C4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排气 功能 孔型 连续 发泡 压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押)出模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
背景技术
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为材质的开孔型微胞发泡体一般用于真空保温板材(Vacuum Insulation Panel,简称V.I.P.)的芯材,其保温效果优于目前以PU(polyurethane)材质为芯材的真空保温板材者,并具有可回收性。因此,以聚苯乙烯为材质的开孔型微胞发泡体目前经常用于冰箱等保温装置。
超临界物理发泡连续压出法(supercritical physical foaming continuousextrusion)是指利用在发泡制作工艺中采用例如冷媒(HFC)、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超临界流体(即高压低温环境下温会形成液态状的气体)来作为发泡剂,并在压出机(extruder)中将发泡剂与熔融状的原料均匀混炼成单一相(液态),已混合有发泡剂的原料再依序经过压出模头的蓄压与释压而形成多孔性的发泡体。
图1为现有的一种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的剖视图。请参考图1,模头10包括上模板12及下模板14,其中上模板12及下模板14构成一模穴16,其两端分别为一进料口18及一出料口20,而模穴16自进料口18至出料口20依序形成一分流区22、蓄压区24、释压区26(发泡区)及定形区28。
在压出机的作用下,混炼完成的原料50将从进料口18进入模穴16的分流区22,接着进入蓄压区24,以累积足够的发泡背压。当原料从蓄压区24流至释压区26时,因为模穴16的释压区26的几何空间变大,致使来自蓄压区24的原料50的发泡剂因压力变化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成核发泡以在原料50中形成开放型微胞而制作出发泡体52。
在现有的模头将原料发泡成为发泡体的过程中,由于发泡剂气体(即气态的发泡剂)残存于模头中,因此发泡体的微胞粒径会因残余发泡剂气体流窜,因而产生微胞粒径不均匀的现象。
在现有的模头所制作的发泡体在抽真空封装成为真空保温板之前,尚需进行去除发泡体的表层表皮的处理,方能将发泡体中的气体彻底抽出,以降低真空保温板的热传导效率。然而,去除表层表皮将会增加真空保温板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用以制作出内部与外部表皮具有均匀性质的开孔型微胞的发泡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其包括一模体,其具有一模穴及至少一释气流道。模穴的一端形成一进料口,而模穴的另一端形成一出料口,且模穴自进料口至出料口依序形成一分流区、一蓄压区、一释压区、一释气区及一定形区,而释气流道将释气区连通至模体以外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更包括一上模板、一下模板及两侧模板,其中下模板组装至上模板,而这两个侧模板则分别组装至上模板及下模板之两侧,并与上模板及下模板共同构成模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分流区包括一主流道及多个分流道,而主流道的一端为进料口,而这些分流道连通至主流道,用以将发泡原料从主流道分流至蓄压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更包括一流量调整器,其设置在模体,用以调整蓄压区连通释压区的一端的截面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量调整器包括一流量沟槽、一流量调整棒及一流量调整螺丝组,而流量沟槽由模体所形成,用以容纳流量调整棒,且流量调整螺丝组耦接至流量调整棒,用以配合流量调整棒来调整蓄压区连通释压区的一端的截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更包括一释气调整器,其设置在模体,用以调整释气流道连通释气区的一端的截面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释气调整器包括一释气沟槽、一释气调整棒及一释气调整螺丝组,而释气沟槽形成于模体,并容纳释气调整棒,且释气调整螺丝组耦接至释气调整棒,用以配合释气调整棒来调整释气流道连通释气区的一端的截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开孔型微胞连续发泡压出模头更包括至少一引流管路,其设置于模体,其中释气流道穿过模体而连通于这些引流管路。
本发明乃是通过这些释气流道可让发泡制作工艺中所释放的发泡剂气体迅速地排放至模头的外部,因而让发泡体具有均匀的开孔型微胞。此外,本发明更可利用释气流道来排放发泡剂气体的动作在发泡体的外部表皮直接形成许多开孔来连通内部的这些微胞,这可省去后续去除表皮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1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