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容器的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1372.6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少宁;邓梁 |
主分类号: | B65D51/28 | 分类号: | B65D51/28;B65D4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容器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器材,特别是内置容器的瓶盖。
技术背景
一些液态食品和药品(中药口服液)生产工艺中常常因某些成分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不得已采取分离某些成分的工艺措施,这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影响饮料品质,有些药品因为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只好改变剂型。比如已经大批量生产消费的茶饮料就存在沉淀变色等不稳定问题,茶饮料的沉淀变色是由于饮料中形成了茶乳酪,茶乳酪的主要有咖啡因、茶红素(TR)和茶黄素(TF)组成,还有少量的类黄酮,含氮化合物、叶绿素及无机物,少量蛋白质、茶多酚等,茶乳酪不仅是感官上的质量问题,沉淀变色的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茶汤沉淀变色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和水中(与水中的溶解氧接触)极易氧化,生成棕色物质,被氧化的茶多酚、金属离子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及维生素结合形成沉淀,阻碍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可造成对肾脏、肝脏、肺组织的损害[37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茶的妙用,中国公众科技网,2004,7,28],如何实现即溶即饮,是有效解决茶饮料沉淀变色的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包装技术将溶质溶解后包装存在沉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物料与溶液分隔式封装包装技术,使固体物料保持密封在干燥的容器内,溶液封装在隔离容器中,固体物料与水溶液使用同一只容器,又可将固体、液体分隔封装,实现固体物料在使用前无溶媒混合且保持干燥状态,从而提高稳定性,又达到使用方便的效果。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容器的瓶盖中内置容器,将固体物料封装在该容器中与溶液隔离,该瓶盖由开启盖、容器盖、密封膜组成,固体物料盛放在容器盖内置容器采用铝塑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密封,在储运过程保持密封干燥状态,使用的时候旋转开启盖即可穿破内置容器的密封,使瓶内的溶液与内置容器内固体物料混合,达到即用即溶的目的。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固体物料在干燥固体状态可以提高稳定性,无论是中药制剂或奶制品无须添加防腐剂也可以延长保质期,使用的时候,只要旋转开启盖即可混合固体物料,实现即用即溶,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置容器的瓶盖与瓶装配结构视图;
图2是瓶的示意图;
图3是内置容器的瓶盖结构视图;
图4是图3俯视图;
图5是开启盖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开启盖外型图;
图7是图5仰视图;
图8是图7k视图;
图9是内容器(2-c)被打开示意图;
图1中,开启盖(1)、容器盖(2)、瓶(3)、密封膜(4)。
图2中,固定保险圈凸边(3-1)。
图3中,外螺纹段(2-a)、压紧密封凸沿(2-b)、内容器(2-c)、内螺纹段(2-d)、预制切槽(2-f)、保险圈(2-e)、预制切槽(2-f)。
图4中,预制切槽(2-f)
图5中,压紧密封凸沿(1-a)、多棱凸棱(1-b)、预制轴向切槽(1-c)、内螺纹段(1-d)。
图6中,拉柄(1-e)。
图7中,多棱凸芯(1-b)、拉柄(1-e)。
图8中,预制径向拉断口(1-f)
具体实施方案
参照图1、图3,容器盖(2)的内螺纹段(2-d)与瓶(3)口螺纹旋入固定,其保险圈(2-e)卡住固定保险圈凸边(3-1),起到确定一次性使用的安全保险作用,压紧密封凸沿(2-b)与容器盖(2)的口沿压紧保证瓶口水密性,将物料放在内容器(2-c)内,密封膜(4)将其密封,保证内容器(2-c)内盛放的物料与内容器(2-c)外的空气隔离,达到不受潮的目的,密封膜(4)为铝塑复合材料,采用高频熔接,密封膜(4)采用高分子材料时采用热熔接密封,参照图5,开启盖(1)的内螺纹(1-d)旋入容器盖(2)的外螺纹段(2-a)段,当需要把内容器(2-c)内盛放的物料与瓶(3)的溶液混合时,参照图6,顺着径向剥拉拉柄(1-e),由于开启盖(1)内螺纹段(1-d)有预制轴向切槽(1-c),在受剥拉拉柄(1-e)作用下将被拉断,沿预制轴向切槽(1-c)拉断该段之后,将内螺纹段(2-d)继续旋入,多棱凸棱(1-b)随继续旋入深度增加即穿破密封膜(4)再穿破内容器(2-c)的底,参照图4,由于内容器(2-c)底有星状分布预制切槽(2-f)易被穿破,参照图9内容器(2-c)被打开,内容器(2-c)内盛放的物料与瓶(3)内的溶液即被混合,由于压紧密封凸沿(1-a)与外螺纹段(2-a)口沿被压紧起到密封作用,瓶(3)内的溶液不会渗出。需要使用瓶(3)内的混合液时,旋转容器盖(2)保险圈(2-e)即被拉断,继续旋转即可旋出容器盖(2)裸露瓶(3)的口,此时即可方便的使用瓶(3)内的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少宁;邓梁,未经苏少宁;邓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1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码型转换器的容灾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具有平均波长稳定性的宽谱光纤光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