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71279.5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铭;陈英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2 | 分类号: | F04D29/52;F04D29/42;F04D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风扇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及其扇框,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系统日益复杂,因此对风扇的散热需求也随之增加,如果风扇在系统端运转发生失效停转,则系统内部因背压的关系会造成风量回灌,使失效的风扇逆而散失风量,降低风扇的散热能力。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应用百叶窗设计于扇框的出风侧,以解决此一问题,一种现有的风扇模块包括多个风扇1,各风扇1包括一扇框11、一叶轮13以及一马达(图未显示)。在各扇框11的出风侧设置一扇窗结构12,扇窗结构12具有3个窗叶121,并在扇框11上外加一固定部111以安装窗叶121。当风扇模块的某一风扇1发生失效停止运转时,窗叶121因重力或惯性作用而关闭扇窗结构12,防止系统因背压造成风量的回灌,导致该失效风扇1产生逆转而导致整体的散热能力降低。
然而,风扇1的扇窗结构12的设置缺失在于:扇框11需外加或重行制作对应的固定部111以安装扇窗结构12使得成本提高,扇窗结构12突出于扇框11也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且扇窗结构12的开启与闭合方式受限于风扇模块于系统中的摆设方式,否则窗叶121无法通过重力或惯性作用而关闭扇窗结构12,故无法使扇窗结构12的设计与使用达到最佳的效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以改善现有的扇窗结构的设计与功效,进而维持风扇整体的散热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及所需的安装空间,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以解决当风扇失效停止运转时,因系统内部的背压而造成风扇逆转,导致系统散失风量而降低散热的能力,进而维持风扇整体的散热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及所需的安装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扇框系包括一框体以及一扇窗结构。扇窗结构连结于框体的出风侧,并具有多个窗叶及多个连结件,连结件分别将窗叶连结于框体的角落。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风扇系包括一叶轮、一马达以及一扇框。马达连结并驱动叶轮转动;扇框容置叶轮及马达,并包括一框体及一扇窗结构,扇窗结构连结于框体的出风侧,扇窗结构具有多个窗叶及多个连结件,连结件系分别将窗叶连结于框体的角落。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是将扇窗结构的窗叶连结于框体的角落,使扇窗结构与框体整合设计,故无需增加框体的体积,免除安装或固定扇窗结构所需的构件,简化扇框的结构与制造。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仅需修改框体的出风侧的角落,框体的其余部分仍保有既有结构,窗叶通过系统内部的背压作关闭,故不受限于风扇设置于系统内的位置与方向,均能够确保扇窗结构的关闭,进而维持风扇整体的散热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及所需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风扇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当扇窗全部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1、2 风扇 11、20 扇框 A、B 扇框局部
111 固定部 12、22 扇窗结构
121、221 窗叶 13、30 叶轮
21 框体 211 出风侧
212 限制件 222 连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扇窗结构的风扇及其扇框,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2与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2包括一叶轮30、一马达(图未显示)以及一扇框20。风扇2可为一轴流式风扇或一离心式风扇,马达连结并驱动叶轮30转动;扇框20容置叶轮30及马达,并包括一框体21及一扇窗结构22,其中,扇窗结构22连结于框体21的出风侧211,扇窗结构22具有多个窗叶221及多个连结件222,各窗叶221可与各连结件222一体成型制成,且连结件222分别将窗叶221连结于框体21的角落,其连结方式例如但不限于以枢接、扣接或卡接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1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