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缝合针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70977.3 | 申请日: | 200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张海英;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存海 |
| 地址: | 271500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外科手术器械,直接涉及手术缝合针。
背景技术
医学上,外科手术的缝合多采用一针一线一打结的办法,因此整个手术会多次用到现场穿线,有时甚至会用到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对于大型手术需要多次缝合的情况来说,穿线工作有时可能会制约手术进程,影响手术进度,特别是当需要采用小型号缝合针时,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手术缝合针,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手术缝合针存在的穿线困难,从而制约手术进程、影响手术进度的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术缝合针具有针体,针体后端设置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针体外部之间开设穿线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穿线槽开在穿线孔后端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穿线槽开在穿线孔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穿线槽开在穿线孔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穿线槽从外向内形成局部凹陷。
本发明由于在穿线孔与针体外部之间采用了穿线槽结构,因而可大大提高手术时对手术缝合针的穿线速度,尤其是在大型手术中大量采用小型号手术缝合针时,效果更为明显,为手术赢得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手术缝合针的一种结构,针体1后端设置穿线孔2,穿线孔2与针体1外部之间开设穿线槽3,穿线槽3开在穿线孔2后端一侧,穿线槽3从外向内形成局部凹陷。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手术缝合针的另一种结构,针体1后端设置穿线孔2,穿线孔2与针体1外部之间开设穿线槽3,穿线槽3开在穿线孔2的内侧,穿线槽3从外向内形成局部凹陷。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手术缝合针的再一种结构,针体1后端设置穿线孔2,穿线孔2与针体1外部之间开设穿线槽3,穿线槽3开在穿线孔2的外侧,穿线槽3从外向内形成局部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0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基因强化肾脏功能的全营养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女士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