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然力卡生物菌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0703.4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龙;郑小仙;周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杰龙;邓其业;周美君;李少勤;黄坚强;郑小仙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61K36/00;A61K35/74;A23L2/38;A23L2/60;A23L2/56;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0275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然力卡 生物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然力卡生物菌制剂,属于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然力卡茶是采用天然植物及食材经配制提炼而成的,但是由于营养和有效成分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需要较大的原料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做的坏处就是较大的原料用量带来较多的起毒副作用的成分。
中国专利:2003101001592公开了一种青松活力素生物菌制剂,培养菌种是酵母菌类、乳酸菌和醋酸菌,其中酵母菌类∶乳酸菌∶醋酸菌重量比是1∶1∶1;每100份培养液含有1-10份葡萄、1-10份糖,余量是水。这种培养液的特点是要使用新鲜的葡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中国南方不生产葡萄的地方以及不生产葡萄的季节,这种缺点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料成本低,毒副作用小,同时具有然力卡茶和青松活力素功效的然力卡生物菌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然力卡生物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以总重量 100份计
然力卡茶 0.2-5.0重量份
糖 0.2-10.0重量份
活力素 5.0-20.0重量份
余量的水。
优选技术方案:
以总重量 100份计
然力卡茶 0.5-3重量份
糖 0.5-5重量份
活力素 2.0-15.0重量份
余量的水。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是
以总重量 100份计
然力卡茶 1重量份
糖 1重量份
活力素 10重量份
余量的水。
本发明配方还可以包括可食用香料0-5重量份。
可食用香料包括食用香料:如肉桂份、咖啡粉、香草粉等;食用香精:如牛奶香精,咖啡香精,香草香精,蜜桃香精等。
所述然力卡茶为何人可救星(信宜)药厂有限公司的市售产品。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本发明然力卡生物菌制剂的方法。
然力卡茶的提取:为提高提取的效率然力卡茶原料可以适当粉碎,以利于增大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效率。
原药材的提取溶剂使用水。提取时溶剂量为原药重量的2-10倍。
提取可以使用浸提或渗漉的方式。
每次加入提取溶剂的量最好没过药材原料。提取可以在静态或动态下,优选在动态条件下。为了提高提取的效率,可以使用加热,可以使用蒸汽加热、电加热等。提取的温度是从室温(例如20℃)到溶剂回流温度的范围内,优选在回流的温度下。提取可连续或间歇进行,间歇提取时可重复1-4次。
中药提取液中加入糖,和活力素菌种,混匀,在室温条件下发酵到pH=4即可。
产品性状:水溶液,颜色为深褐色,口感略有咖啡味。
本发明的优点:
用中药成分然力卡茶替代了新鲜的葡萄,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保健效果。
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产品兼有然力卡茶和活力素的功效,提高了二者的生物活性,利于人体吸收。
本发明的茶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可以继续发酵,提高活菌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以总重量 100公斤计
然力卡茶 0.2公斤
糖 0.2公斤
活力索 2.0公斤
加入水至 100公斤。
按配方称量原料备用,然力卡茶粉碎,用1.0公斤的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再1.0公斤水X 2次,合并滤液,加入称量好的糖,溶解,冷却到室温,在加入活力素2.0公斤,发酵到pH=4。
实施例2
以总重量 100公斤计
然力卡茶 0.5公斤
糖 0.5公斤
活力素 5.0公斤
加入水至100公斤。
按配方称量原料备用,然力卡茶粉碎,用2.0公斤的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再2.0公斤水X2次,合并滤液,加入称量好的糖,溶解,冷却到室温,在加入活力素5.0公斤,发酵到pH=4。
实施例3
以总重量 100公斤计
然力卡茶 1.0公斤
糖 1.0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杰龙;邓其业;周美君;李少勤;黄坚强;郑小仙,未经刘杰龙;邓其业;周美君;李少勤;黄坚强;郑小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0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通讯装置
- 下一篇:车用燃料组成物及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