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速存储器装置及其更新方法与程序搜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70090.4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廖峻廷;何东宇;赵光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装置 及其 更新 方法 程序 搜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速存储器装置及其更新系统、更新与程序搜寻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程序存放到闪速存储器单元中,以便利更新程序的闪速存储器装置。
背景技术
闪速存储器是目前十分普遍的一种数据储存媒体,通常使用如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或其它常见的接口与其它电子装置(如个人计算机)沟通,常见的闪速存储器包括随身盘、SD卡、CompactFlash卡及SmartMedia卡等等,由于闪速存储器保存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方便性,目前在电子产品的应用上已经愈来愈广泛,像是手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及MP3随身听都经常以闪速存储器作为数据储存的媒体。
现有作法上的闪速存储器装置中大多都含有微处理器单元(MicroControl Unit,MCU),而其执行的程序是储存在只读存储器中(Read-OnlyMemory,ROM)。这种作法比较简单,但却存在一些缺点。首先,由于闪速存储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差异,就需要不断升级程序以支持新的闪速存储器产品;其次,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不断添加新的功能,也需要经常修改程序,现有作法是将程序存放在只读存储器中,每次更新就需要重新修改硬件,并且需要重新测试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量产,不断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也造成时间的浪费。
为满足上述所提出的降低成本及便利升级程序的需求。本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研究与诸多实务经验,经多方研究设计与专题探讨,遂于本发明提出一种闪速存储器装置及其更新系统、方法以作为前述期望一实现方式与依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闪速存储器装置及其更新系统、更新与程序搜寻方法,特别是一种将程序存放到闪速存储器单元中,以便利更新程序的闪速存储器装置。
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闪速存储器装置,其包含一只读存储器单元、一闪速存储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只读存储器单元用以储存一第一程序代码,闪速存储器单元包含一第二程序代码及一数字数据。而控制单元耦接于该只读存储器单元及该闪速存储器单元,用来依据该第一程序代码及该第二程序代码,控制该闪速存储器装置的操作。
如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闪速存储器装置及其更新方法与程序搜寻方法,其将执行的程序分为两部分,一部份存放在只读存储器单元中,出厂的后就无须修改,另外一部份则存放在闪速存储器单元中,可以随时更新,此作法可在不影响产品性能之前提下,有效提升程序更新的便利性,且亦可缩短系统升级的时间和成本。
为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实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下文结合附图对较佳实施例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闪速存储器装置的程序代码储存位置配置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闪速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闪速存储器装置的程序搜寻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部随机储存内存单元的内部储存空间配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闪速存储器装置的更新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闪速存储器装置的更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闪速存储器装置;
11:只读存储器单元;
111:更新程序;
112:搜寻程序;
12:闪速存储器单元;
121:操作程序;
122:第一类操作程序;
123:第二类操作程序;
124:第三类操作程序;
125:第四类操作程序;
13:微处理单元;
14:高速缓存单元;
15:内部随机存取内存单元;
151:第一储存区块;
152:第二储存区块;
153:第三储存区块;
16:闪速存储器控制单元;
S31~S36:步骤流程;
50:主机;
S61~S66: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0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