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9456.6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聪;杨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0 | 分类号: | H05K3/40;H05K3/22;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金属 修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修正电路板的电源铜箔层上所存在具有放电效应的尖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为增强印刷电路板上电源(power)的导通面积,通常在电源处铺上一层电源导通覆盖面(areafill),例如在电源处铺上一层铜箔,然而,在大面积的铺盖电源铜箔层时,某些过孔(via,一般是由正八边形构成)及与该过孔连接的零件与该电源铜箔层不具有同一属性,即所述零件及过孔不可与该电源连接,而需避开该电源铜箔层。
但是,当该电源铜箔层被过孔隔开时,两相邻过孔的相邻两条折边延长线构成一个尖角,而当该尖角角度小于等于90度时,在该尖角的尖端会产生放电效应,该尖端放电会导致电路板的损坏。然而,为解决上述出现的尖端放电效应,现有做法是通过人为操作将会产生放电效应的尖角圈起来,再将剩余需要的电源铜箔层保护好,最后切割之前圈好的尖角部分使其角度大于90度以解决尖角放电效应。
然而,现有技术是通过人为去修改铜箔层上的尖角部分,其修改步骤繁琐,浪费电路板设计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此外,可能存在人为的失误,遗漏某一个尖角的修正而导致该电路板设计不合格。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以供自动修正电路板的电源层铜箔层所存在具有放电效应的尖角,藉以代替现有人工修正该尖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且避免人为修正而遗漏某一尖角的失误,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供自动修正电路板的金属层上所存在具有放电效应的尖角,藉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避免现有人工修正该尖角所引起的工作效率低以及发生尖角修正遗漏的缺失。
为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应用于通过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电路板布线的应用程序中,该电路板的金属层上具有二该金属层相隔离的零件,且该金属层上存在由该二零件的相邻第一及第二边线所组成的尖角区域,且该第一及第二边线分别与该二零件的第三边线及第四边线相邻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该金属层选取该尖角区域以获取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边线的位置信息;(2)依据所获取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边线的位置信息计算该第一及第二边线组成的第一夹角的大小、该第一及第四边线组成的第二夹角的大小、以及第二及第三边线组成的第三夹角的大小;(3)判断该第一夹角是否小于等于一预设值,若是,则进至步骤(4),否则结束该步骤;(4)判断该第二夹角或第三夹角是否小于等于该预设值,若该第二夹角或第三夹角小于等于该预设值,则进至步骤(5),否则进至步骤(6);(5)沿着由该第三边线与第四边线所构成的第四夹角的两边线切割该电路板的铜箔层金属层以去除该尖角区域的部分金属层;以及(6)沿着该第二夹角或第三夹角的两边线切割该电路板的铜箔层金属层以去除该尖角区域的部分金属层。
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将所选取的尖角区域之外的其余金属层予以保护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于去除该尖角区域的部分金属层之后将处于保护状态的其余金属层予以解除保护的步骤。
上述该预设值的大小为90度。该金属层为该电路板上的电源铜箔层。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主要是通过选取电路板上铜箔层金属层中所存在的尖角区域的第一及第二边线、以及与该第一及第二边分别相邻接的第三及第四边线的位置信息,并据以计算出该第一及第二边线组成第一夹角的大小、该第一及第四边线组成的第二夹角的大小、以及第二及第三边线组成的第三夹角的大小,从而供判断模块判断该第一夹角与一预设值之间的大小,并于该第一夹角小于等于该预设值时,判断该第二或第三夹角是否小于等于该预设值,若是则沿着第三边线、第四边线切割该金属层,否则沿着第二夹角或第三夹角对应的两条边线切割该金属层铜箔层,从而修正电路板的铜箔层金属层所存在的小于等于该预设值的尖角。相比于现有人工修正该尖角的技艺,本发明具有尖角修正快速的优点,因而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且可避免尖角修正遗漏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电路板金属层修正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尖角于修正前的简单示意图;以及
图2b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尖角于修正后的简单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 金属层
21 第一边线
211 第一夹角
22 第二边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9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步法制造全牵伸丝/预取向丝合股复合丝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