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及其对比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8966.1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庄淑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00 | 分类号: | G09G5/00;G09G5/10;G09G3/20;G09G3/36;H04N5/445;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及其 对比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自动调整显示画面对比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是一个3C的时代,也就是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性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的时代。在这样的生活当中,市面上有许多琳琅满目的信息设备,例如,手机、PDA、GPS、数码相机和显示器等。在大部分的信息设备中,都是以平面显示器作为主要的沟通界面。
以往的显示设备,几乎都是以阴极射线管为主。有鉴于近年来半导体制程技术的进步,使得不论是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其相较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具有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等优点。
这些显视器包含可视角度、重量、消耗功率、反应速率、解析度、对比等规格。其中,对比指的是在一幅影像中,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量测。当其亮度层级差异范围越大,则代表对比越大。相对地,当其亮度层级差异范围越小,则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率可以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也能支援各阶的颜色。
然而,目前市面上显示器的参数调整,例如是对比,仍需仰赖人为操作的OSD(On Screen Display,显示器显示操控)界面与BIOS程序烧入,无法即时检测影像信号而调整显示画面的对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可以即时检测影像信号而自动调整对比及/或亮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对比控制方法,可以即时检测影像信号而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及/或亮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驱动模块用以驱动显示面板,而控制模块依据影像信号与OSD设定机制以控制驱动模块使得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其中控制模块统计影像信号的亮度分配,并依据影像信号的亮度分配调整OSD设定机制的对比设定与亮度设定二者其中至少一者。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显示器的影像信号的灰阶范围包含第一子范围、第二子范围与第三子范围,而影像信号中属于第一、第二、第三子范围的亮度分配分别为第一比例值、第二比例值与第三比例值。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显示器的控制模块比较第一、第二、第三比例值的大小。当第一比例值大于第二、第三比例值,则控制模块调整OSD设定机制的对比设定。当第三比例值大于第一、第二比例值,则控制模块调整OSD设定机制的亮度设定。当第二比例值大于第一、第三比例值,则控制模块还原OSD设定机制的对比与亮度的原始设定。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对比控制方法,包括统计影像信号的亮度分配,以及依据影像信号的亮度分配而调整显示器的OSD设定机制的对比设定或亮度设定二者其中至少一者。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显示器的对比控制方法,其中影像信号的灰阶范围包含第一子范围、第二子范围与第三子范围,而影像信号中属于第一、第二、第三子范围的亮度分配分别为第一比例值、第二比例值与第三比例值。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显示器的对比控制方法还包括比较第一、第二、第三比例值的大小。当第一比例值大于第二、第三比例值,则调整OSD设定机制的对比设定。当第三比例值大于第一、第二比例值,则调整OSD设定机制的亮度设定。当第二比例值大于第一、第三比例值,则还原OSD设定机制的对比与亮度的原始设定。
本发明的显示器接收到影像信号时,会统计其亮度分配。接着,依据影像信号的亮度分配,通过调整显示器的OSD设定机制,使得使用者可以看到色彩阶层式分明的显示画面。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亮度分配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亮度分配图。
图4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对比控制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8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识别到视频的转换装置
- 下一篇:锁定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