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以及包括该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8203.7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敏和;弘镇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G02F1/1333;G02F1/133;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祁建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以及 包括 液晶显示 器件 | ||
本申请要求在2006年6月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No.2006-0050852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在此通过参考的方式援引该专利申请,如同在此完全阐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和包括该驱动电路作为载带封装(TCP)的液晶显示(LCD)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CD)器件包括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并且间隔开的滤色片基板以及在阵列基板与滤色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包括彼此交叉的栅线和数据线,并且薄膜晶体管(TFT)与栅线和数据线连接。此外,滤色片基板包括滤色片层和公共电极。
LCD器件还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可通过带式自动焊接(TAB)方法和玻上芯片(COG)方法之一与阵列基板连接。在COG方法中,由于驱动电路与阵列基板直接接触,所以结构简单。但是,随着LCD器件的尺寸增大,变得更难于将驱动电路附着在阵列基板上。在TAB方法中,由于驱动电路形成在载带封装(TCP)的膜上,所以阵列基板的有效面积增大,并且焊接工艺简单。因此,TAB方法作为驱动电路的焊接方法广泛使用。
在TAB方法中,驱动电路形成作为驱动集成电路(IC),并且TCP具有在膜上的输入和输出引线。通过内部引线焊接(ILB)工艺使用凸块将驱动IC附着在输入和输出引线的内部,并且通过输出引线焊接(OLB)工艺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输出引线的外部附着在阵列基板上。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A”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液晶显示(LCD)器件包括液晶面板10和驱动电路。液晶面板10包括彼此相对并且间隔开的阵列基板1和滤色片基板3。液晶层(未示出)形成在阵列基板1与滤色片基板3之间。黑矩阵(未示出)和滤色片层(未示出)形成在滤色片基板3上。此外,栅线“GL”和数据线“DL”形成在阵列基板1上。栅线“GL”与数据线“DL”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P”。薄膜晶体管(TFT)(未示出)与栅线“GL”和数据线“DL”连接。
此外,在阵列基板1的外围形成用于连接驱动电路的栅焊盘(未示出)和数据焊盘(未示出)。各栅焊盘与从栅线“GL”延伸的栅连接线“GLK”连接,并且各数据焊盘与从数据线“DL”延伸的数据连接线“DLK”连接。驱动电路包括载带封装(TCP)9和印刷电路板(PCB)5。TCP9与栅焊盘和数据焊盘连接。各TCP 9包括膜和在该膜上作为集成电路(IC)的栅驱动电路11和数据驱动电路7之一。TCP 9还与印刷电路板(PCB)5连接。此外,各TCP 9包括在膜上的多条输出引线39a和多条输入引线39b。多条输出引线39a与阵列基板1上的栅焊盘和数据焊盘相对应。因此,多条输出引线39a设置在多条输入引线39b的相对侧。尽管图1和图2中未示出,多条输入引线39b与各PCB 5上的PCB焊盘相对应。结果,PCB 5通过TCP 9与阵列基板1电连接,并且将信号提供至液晶面板10。
多条输出引线39a以相等的距离彼此间隔。此外,与多条输出引线39a相对应的栅焊盘和数据焊盘也以相等的距离彼此间隔,从而栅焊盘和数据焊盘能够与多条输出引线39a一对一的对应。类似地,多条输入引线39b以相等的距离彼此间隔,并且PCB焊盘以相等的距离彼此间隔,从而使多条输入引线39b和PCB焊盘一对一的对应。栅焊盘、数据焊盘和PCB焊盘可以分成与TCP 9相对应的多个组。在多条输出引线39a的两侧形成两个对准标记,并且在每组栅焊盘和每组数据焊盘的两侧形成两个标记,由此精确地对准每个TCP 9的多条输出引线39a与液晶面板10的栅焊盘和数据焊盘之一。类似地,在多条输入引线39b的两侧形成两个对准标记,并且在每组PCB焊盘的两侧形成两个对准标记,由此精确地对准各TCP 9的多条输入引线39b与PCB 5的PCB焊盘。例如,在各TCP 9的多条输出引线39a的两侧形成两个TCP对准标记41a和41b,并且在液晶面板10的每组栅焊盘和每组数据焊盘的两侧形成两个面板对准标记42a和4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未经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8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