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出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7308.0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余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12;B29C33/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出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射出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为追求塑件的高精度与高品质,各种表面装饰制程因应而生,以模内贴合成型制程为例,其主要技术为先对一薄膜进行印刷与装饰,接着以高气压拉伸立体成型,通过此塑造出薄膜的形状,再接着冲切所需尺寸,尔后放入模具射出成型,而射出成品因表面具有该装饰薄膜,因此其外观面耐磨,文字与图案不易破损或脱落;但,由于薄膜是先于模具外部成型后,再被置入模具的模穴,然而目前各种塑料原料皆具有热涨冷缩的特性,因此薄膜在经外部成型后,将因为固化时间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收缩率(即缩水率),造成薄膜置入模穴时产生无法密合的现象,进而使得射出机在将射出料以高温高压射入模穴时,发生薄膜破裂的情形,造成不良率升高,导致产品上的文字或图案不在预定位置上,反到使得射出成品不美观。
为改善上述缺失,遂有业者开发出一种如图1至图5所示的模内薄膜贴合成型制程,该制程所使用的射出成型模具1包括一公模2与一母模3,该公模2具有一第一表面2a,且于该第一表面2a突起形成有一凸部2b,该母模3具有一第二表面3a,且于该第二表面3a凹陷形成有一凹部3b;一连续状薄膜4被置入模具1内,并且被控制与该母模3保持一适当距离,接着,一具有高热的加热板6被操作下移至该公、母模2、3间一预定位置,待到位后再往母模3方向移动,并以其加热面6a与该母模3的第一表面3a一同夹固该薄膜4,使该薄膜4受到固定,此时受热软化的薄膜4被一气压源(图未示)真空吸引而贴附于该母模3的凹部3b以形成一预定形状,尔后,加热板6被移至模具1外部,模具1开始闭合进行射出成型,使得射出料与该薄膜4结合,最后,开模后即可得到表面披覆有该薄膜4的成型品,据以改善前述薄膜定位不良的问题。
然而在图2的加热程序中,该加热板6与该薄膜4所以几近接触的方式加热,因此薄膜4容易遭受加热板6的高温影响而熔融;即便上述薄膜4不会发生熔融现象,但在接下来图3的加热程序中,由于该加热板6是直接夹固该薄膜4周边并进行加热,因此薄膜4极易被高热熔融,致使整个制程中断;所以,即便该薄膜4可承受加热板6的高温而不毁坏,但该薄膜4仍将因温度不易控制而产生翘曲,除使成品外观不平整外,亦无法产生大角度的弯折变形,因此产品的弯折角度均小于70度以下,造成产品应用范围窄化;其次,薄膜4亦有可能因过热黏附于该加热板6上而被一并带离,导致薄膜4无法与母膜3顺利结合。
因此,上述薄膜4受损问题一旦发生,整个作业流程势必停止,并且须待受损薄膜处理完后,始可重新启动作业,如此一来,势必将造成生产不便与材料浪费,实不符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开发与制造经验,终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模具,是利用模具上的夹固件固定薄膜,以及隔开该薄膜与加热源,通过扩展产品应用范围外,同时兼顾成品的精度与品质。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与一可相对第一模块开启与闭合的第二模块,该第一、第二模块闭合时共同围设形成一成型用的型腔与一空间;该模具更包括一夹固件,该夹固件是连接于该第二模块,且具有一夹面,当该第一、第二模块开启时,该夹固件受操作而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移动,当该夹固件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夹面未接触该第二模块,当该夹固件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夹面接触该第二模块,当该第一、第二模块闭合时,该夹固件容置于该空间,且位于该型腔周围;通过此,本发明模具的夹固件是可取代现有加热器夹固薄膜,以使得成品应用范围获得扩展,并同时兼具高精度与高品质。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为现有模内薄膜贴合成型制程及其使用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模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第一模块的顶视图;
图8为第一模块的前视图;
图9为第二模块的立体图;
图10揭示夹固件连接于第二模块的前视图;
图11揭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闭合时的局部剖视图,以揭示气孔的位置;
图12揭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闭合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图14为夹固件的立体背视图;
图15为夹固件的立体前视图;
图16揭示悬臂夹持薄膜伸入至本发明凹槽内的顶视图,夹固件尚未夹固薄膜的顶视图;
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翔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7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置式干衣机线屑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水冲洗马桶的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