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字密码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7121.0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炳田 |
主分类号: | H04L9/14 | 分类号: | H04L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汉字 密码 技术 | ||
一.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它通过对信息的变换,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防止信息被篡改,伪造和泄漏。本技术主要用于对汉字文件的加密,使汉字文件在如互联网等公共通道里传递,对非授权者,无法理解其内容,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只有授权者,掌握本技术的三套密钥,才能迅速把密文还原成明文.
二.背景技术
本技术完全是个人的独创。通常只用二套密钥,本技术采用三次加密,大大加强其破译的难度。“密码条”的算法,运用“多进制”,比常用的二进制,效率提高,密文占用的空间小,传输速度快。通常的密钥是不变的,本技术通过巧妙的设置,“数字密钥”是变动的,密文运用的时间很短,安全性能大大增强。
三.发明内容
1.概述:本技术的文件传递过程如下面的方块图所示。
当A方要把文件(明文)传递给B方时,第一步,通过“汉字密钥”把汉字变换成“序列号”。以(Q型)为例:本技术提供了16000个“序列号”,足以覆盖全部汉字的数量及符号,字母等的需要。第二步,通过“数字密钥”,找出与该“序列号”相同的序号的“密码条”.再把密码条通过第三密钥的加密,才完成了明文的加密全过程。然后,把“密码条”(即密文)通过公共通道传递到B方。B方接收到“密码条”后,先通过第三密钥的解密,又通过“数字密钥”,找出该“密码条”的序列号,再通过“汉字密钥”,找出与该序列号对应的汉字,把密文还原成明文。同样,B方也以相同的方式把文件传递给A方。“三套密钥”是预先通过安全通道送到对方的,只有掌握了这三个密钥,才能迅速地对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
2.汉字密钥:“汉字密钥”的实质就是一个汉字排列顺序表。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一定的随机性。它的规律性就是要按照汉字笔划的多少,部首,偏旁来确定排列的先后次序。但由于同笔划和部首的汉字有许多个,其排列次序没有严格要求,就存在有随机性。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用,“汉字密钥”的排列次序一经确定,一般就不作变动,主要是以管理手段来保证其安全。
3.数字密钥:“数字密钥”是由一系列的“密码条”组成。“密码条”是由较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到的。每个“密码条”都是唯一的,且是互质的。在一个确定了“位数”(W)和“面数”(M)的“密码模块”里,“密码条”的数量是确定的,它准确无误,做到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
4.“密码条”:由“基本数”和“位数”(代号W)组成。
其表达式:M=a*6/b*5/c*4/d*3/e*2/f*1。M我们称为“面数”,其中a,b,c,d,e,f,为系数,当系数为零时,表示该项缺少。基本数由1,2,3,4,5,6组成。W=a+b+c+d+e+f.我们用J表示采用的“进制”方式,本技术采用五进制和六进制两种方式。我们用T表示在一个“密码模块”里的“密码条”的总条数.於是,在T和W,M,J之间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函数关系,可用T=f(W,M,J)来表示.由不同的W,M,J值就可得到不同的T值.即得到我们所需的“密码条”.
5.数字密钥的变换:“数字密钥”严格的排列顺序,使我们能在众多的“密码条”中迅速找到该“密码条”的位置(即序号数),有规律就容易被破译,但当使用时间很短,就难以找出它的规律。本技术运用巧妙的设置,在不必更换“密码条”而只变换“密码模块”的顺序,来达到“数字密钥”的同步变换。为了确保密码的安全,对密文再进行一次加密,通过“第三密钥”变换“密码条”的排列顺序.进一步加强其破译的难度。
6.有庞大的数据库,支持“密码模块”的供应和更换.
四.具体实施方式
1.本技术虽然采用了三次加密,但掌握此技术并不难,一般只要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可掌握使用。每份产品只供应给进行通信的二地作一对一的信息交换用。如果需要作一对二或一对三,……等的通讯,必须增加一份或二份……等不同的“数字密钥”,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2.应用举例:以“黄氏汉字密码技术用法”这10个字为例进行加密.第一步,由“数字密钥”找到它们的序列号分别为:4008,0272,0384,0733,4540,0554,0941,0255,0465,1999。第二步,由“数字密钥”可找到与之对应的密码条为:(1)5,17,5,3,12(2)9,3,9,5,5(3)7,10,4,2,8 (4)7,13,0,2,10(5)3,21,1,27,0 (6)5,13,0,9,4 (7)0,20,4,0,7 (8)9,5,4,9,4(9)6,12,3,2,8 (10) 13,13,2,9,15.
第三步,由“第三密钥”把上面的密码条的次序进行变换位置后才进行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炳田,未经黄炳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7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可调风口
- 下一篇:处理生物质以获得乙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