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合一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3325.7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彬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合一 导光板 | ||
1.一种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光板;以及
一设有反射扩散结构的反射构件一体连设于该导光板内的底部或最底部,能将来自导光板侧向光源的入射光以反射、扩散的方式进入该导光板之中,以增其光亮度及光均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构件包括:一基层,以及一反散扩散结构设于该基层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扩散结构是直接由该基层加以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扩散结构包括多数凹穴凹设于该反射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凹穴的纵断面呈V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凹穴是选自:圆锥形、角锥形、圆弧形、纺锤形及半圆球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扩散结构是直接以一金属箔或金属镀膜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扩散结构包括多数突部突设于该反射构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突部是选自:角锥、圆锥、圆弧形、纺锤形及半圆球形等。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扩散结构为以乳白色墨水印刷于一金属质或高分子质平面基层上以形成具有多数凹穴或突部的反射扩散结构。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扩散结构是直接由一网状编织物或网状平板或网状薄膜或多孔性板材及薄膜的基层加以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构件至少包含一乳白色着色料是选自包括:颜料与染料;与一树脂经混练及成型为该反射扩散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构件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多数结构,是选自包括:多数凹穴与多数突部;以与该导光板底部选自包括:渐尖部与凹部的相对应结构作相互联锁、扣合。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凹穴为各呈独立、分离的凹穴。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突部为各呈独立、分离的突部。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凹穴呈条状。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突部呈条状。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构件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多数凹穴或突部设于该反射构件上,这些凹穴或突部的间距于邻该导光板侧生光源的近端呈较疏状,而于其远程处则呈较密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彬,未经林清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33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