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终端配置信息的自动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1932.X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8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Q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李云霞 |
地址: | 100102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终端 配置 信息 自动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针对移动通信终端配置信息的自动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国家都有多个运营商,对于某些需要使用网络提供服务的应用,如MMS(彩信)、上网、Java下载、Email以及Streaming(流媒体)等,运营商都需要手机设置相应的配置信息以接入它提供的网络。例如,当前CMCC(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供两种配置信息,一种用于上网浏览等,另一种用于收发彩信。当移动通信终端例如手机用户更换运营商(换该运营商USIM(User Service Identity Module,用户业务识别模块)卡)时,需要重新设置这些配置信息以继续使用MMS,上网等业务。但大多数用户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去设置那些复杂的参数,或是往往会忘掉将手机默认的配置信息更换成新的运营商的参数。此时用户就会无法收发MMS或上网,用户会抱怨手机制造商或运营商。同时,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在多人之间流动或一人有多张USIM卡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用户需要一种手机能自动的更新运营商配置信息的方法。
通过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方式从网络获得配置并安装是节省人力和物力的好方法,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主要有Push(推送)和Pull(拖拽)两种。Push方式通过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Push将配置发送到手机并自动执行安装。这不需要用户提出申请。但很多手机出于安全考虑会禁止接收这种Push消息,除非它们是来自已授权或可信任的地址。并且只有当网络侧存储有该品牌型号手机的信息,网络才会依据手机型号给手机发Push消息。如果手机禁止接受Push消息或网络没有该手机信息时,这种方法将不适用。Pull方式需要用户通过个人电脑上网,选择并下载某个配置信息,下载可以通过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业务)消息承载。这种方法同样需要运营商有该手机的相关信息,如品牌型号等。总之,这两种方法都需要网络侧和运营商做出相应的修改,并且手机也要具备读取和安装下载的配置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需要网络侧做出任何改变情况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自动切换配置信息方法,即利用现在的网络环境,移动通信终端可以自动地从多个配置信息中选择一个当前运营商的配置,并提供给用户使用。当用户换USIM卡时,不需要作任何设置就可以使用MMS、上网浏览等业务。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信息自动切换方法,包括:步骤a,判断附着过程是否成功,如果判断附着过程成功,则从USIM中获得PLMN ID;步骤b,根据所述PLMN ID判断为该移动通信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否是新运营商,并且当判断结果为是新运营商时提示用户是否为新运营商切换配置信息,如果不是新运营商或者提示不为新运营商切换配置信息,则不自动切换该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信息;步骤c,如果提示为新运营商切换配置信息,则从运营商和配置的对应表中获得对应于该运营商的配置文件路径,并且判断该运营商的信息是否存在;步骤d,如果不存在该运营商的信息,则不切换配置信息,如果存在该运营商的信息,则修改该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的配置。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特性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信息自动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通过借助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1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同步化多形式数据通道的主从式通信系统
- 下一篇:双进油重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