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1772.9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标;谢文考;方志行;张立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边 光源 电能 补偿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尤指一种针对现有电器产品存在的待机电力耗能问题,本发明提供非市电供应的一种电能供具待机电力的电器产品在待机模式时使用,即利用周边光源电能补偿装置来提供额外电能,以作为家电产品的待机模式电源,以达到降低待机电力耗能,节约能源消耗的绿色环保目的,并减少CO2排放与我国的能源进口。
背景技术
按,现代家庭使用的家电产品种类繁多,而需要24小时持续插电的家电产品也不在少数,尤其未来为求舒适化与自动化、数字化或所谓智能型家庭将更加普与,网络传输控制或遥控功能控制成为产品的必备附属功能的趋势将更佳明显,例如:电视机、冷气机、DVD录放机、床头音响、微波炉、烘碗机、计算机及其外围、机上盒、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品,将都具待机电力耗能。节约能源与降低待机电力是目前国际的趋势,就目前我国而言,一年的全国家庭待机电力耗能约达23亿度,平均一个家庭一年耗能约292度,因此家庭待机电力耗能约占家庭用电耗能的8%,国际一致的共识是待机电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依照现有技术是可克服与解决的。因此,我们利用电器产品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在平时电器产品处在待机模式时的耗能改由此装置提供,以减少电器产品在待机模式时其待机电力耗能由外部110VAC电源供应,以达节约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基于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艺的缺失,本发明为一种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主要目的为针对现有电器产品存在的待机电力耗能问题,本发明提供非市电供应的一种电能供具待机电力的电器产品在待机模式时使用,即利用周边光源电能(例如:日光灯或阳光)补偿装置来提供额外电能,以作为家电产品的待机模式电源,以达到降低待机电力耗能,节约能源消耗的绿色环保目的,并减少CO2排放与我国的能源进口。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其是包括有:
一太阳能电池,接受外界光能来转换成电力输出;
一充电器与储能电池,接受太阳能电池的电力来驱动充电器,并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动作,所述的储能电池用以提供负载所需的待机电力;
一交流/直流电源供应器,将市交流电转换成为直流电后输出,以提供负载所需的主要电力;
一待机模式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电器产品待机模式所需要的电流;
第一继电器,切换交流/直流电源供应器与待机模式电源供应器的其中之一将电力输出到负载;
第二继电器,切换待机模式电源供应器与充电器与储能电池的其中之一将电力输出到负载;
一电流侦测电路,侦测流经负载的电流量,并输出一信号;
一电流控制电路,接收电流侦测电路的输出信号,并输出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驱动电路,接收电流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并切换第一继电路与第二继电器的接点位置。
为进一步对本发明有更深入的说明,乃凭借以下图示、图号说明与发明详细说明,冀能对贵审查委员在审查工作有所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详细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继电器;2~待机模式电源供应器;3~交流/直流电源供应器;4~电流侦测电路;5~第二继电器;6~驱动电路;7~电流控制电路;8~太阳能电池;9~充电器与储能电池;10~保护电路;11~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周边光源电能补偿管理装置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其中本发明的周边光源电能补偿装置包括有:第一继电器、交流/直流(AC/DC)电源供应器、待机模式电源供应器、第二继电器、电流侦测电路、驱动电路、电流控制电路、太阳能电池、充电器与储能电池、保护电路等零组件所组成。
正常操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1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氧化锡/铜复合电触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层节能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