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压输出的电源稳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0896.5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12 | 分类号: | G05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电源 稳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稳压器(regulator)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恒压输出的电源稳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在一个电子系统中包括了各种大小不等的功能性电路(例如,整流、滤波、变压、稳压、信号转换或信号放大等等)组成,为了使电子系统能正常运作,需要通过电源管理来实现,而电源管理主要目的为,在电子系统不同的运作状态下,随时控制并保持电子系统内适当电流与电压正常供给。
而电源管理电路可分为电源稳压器(regulator)、电池充电/量测、热插拔、电压监控等几个类型,其中电源稳压器主要用于当电源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改变时,仍能供应电子系统一稳定的输出电压,然而当电源稳压器应用在小电流和精密参考电压输出时,容易受到负载效应(loading effect)的影响而使其输出精确性下降,对高质量的设计趋势而言,此为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第200419319号,该专利申请案公开一种脉冲宽度调制电压调节器包括一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及一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可操作,当负载电流增加时,降低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脉冲调制频率,及当负载电流减小时,增加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脉冲调制频率。
虽然上述专利申请案已能根据负载电流变化情形,对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脉冲调制频率作对应调整,以降低功率消耗及提高电压调节效率,但上述控制电路仅适用于具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稳压器,在电路应用范围上仍有限制。
因此,当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前一级的电源稳压器电路的电流受到影响,故会有电源稳压器电路的输出电压受负载效应影响而不精确的问题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恒压输出的电源稳压器,通过串接一个电压缓冲器模块于稳压电路模块与负载之间,使稳压电路模块的输出电压不受负载效应的影响,以提升电源稳压器的输出精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压输出的电源稳压器,包括有:
一稳压电路模块,接收一输入电压,并将该输入电压稳定于一预定电压范围内,输出对应该预定电压范围内的一稳定电压;及
一电压缓冲器模块,与该稳压电路模块电性耦接,用以缓冲输入的该稳定电压,并输出该稳定电压至下一级电路,其中该电压缓冲器模块阻挡下一级电路的电流流入该稳压电路模块。
该稳压电路模块由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一第一电阻、一第二电阻、一第三电阻及一齐纳二极管所构成。
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该输入电压,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接地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该齐纳二极管的第一端及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该齐纳二极管的第二端与该齐纳二极管的该第一端相电性耦接,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该齐纳二极管的第三端及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接地端。
该电压缓冲器模块由一运算放大器与一二极管所构成。
该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耦接至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性耦接至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该二极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该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
该电压缓冲器模块串接于该稳压电路模块与下一级电路之间。
本发明利用电压缓冲器模块将稳压电路模块与负载隔离,避免负载效应影响稳压电路模块的输出电压,且电压缓冲器模块更阻挡负载的电流流入稳压电路模块中,以进一步提升电源稳压器的输出精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及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稳压电路模块 20 电压缓冲器模块
30 负载 50 电源稳压器
C1 第一电容 C2 第二电容
D 二极管 R1 第一电阻
R2 第二电阻 R3 第三电阻
OP 运算放大器 ZD 齐纳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恒压输出的电源稳压器50,包括有稳压电路模块10及电压缓冲器模块20,以下分别就各模块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