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0778.4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功;周家林;路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9/00 | 分类号: | B61D49/00;A6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供氧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包括一设置在车体内部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分别连接于车体内部的送风道、以及按车厢内定员分布情况辅设的分布供氧支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连接于车体顶部送风道的两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其终端连接于车体顶部空调装置的送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供气管路的分布供氧支管组成,在每一个座椅处设置一排气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底部固定有通过管路相互连接的空压机和缓冲罐,缓冲罐的出气管连接于制氧装置底部的进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底部的排气管向下连接有排气消音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分布供氧支管组成的供气管路,通过单管卡固定在车厢内壁上。
8.一种轨道车辆车内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内部设置有制氧装置,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连接于车体内部的送风道,通过送风道的空气循环以弥散供氧方式向车厢内部输送所制得的氧气;
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连接于车厢内部的供氧支管组成,通过供氧支管组成以分布供氧方式,在车厢内部的每一个定员处提供氧气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弥散供氧方式,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连接于车体顶部送风道的两侧内,制氧装置制得的氧气与送风道内空气混合后,通过车体顶部的送风口送放至车厢环境中;
所述的分布供氧方式,分布供氧支管组成在每一个座椅处设置一排气管口,制氧装置制得的氧气直接从座椅处送放至车厢环境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弥散供氧,制氧装置制得的氧气与车体顶部空调装置送出的空气混合后,通过空调装置的送风道送放至车厢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7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皮肤的EMR治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长钛或钛合金管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