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化粗己内酰胺水溶液的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0423.5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宪;罗守礼;钟佑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1/16 | 分类号: | C07D201/16;B01J20/2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小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化 己内酰胺 水溶液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纯化粗己内酰胺水溶液的系统,包括:
(A)过滤区,设有树脂过滤装置组,用以过滤去除该粗己内酰胺水溶液中的离子杂质,形成经过滤的己内酰胺水溶液;
(B)检测单元,用以判断经过滤的己内酰胺水溶液是否符合预定的检测标准;
(C)纯化区,用以接收经过滤且符合预定检测标准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并进行己内酰胺水溶液的浓缩纯化形成己内酰胺成品;以及
(D)第一暂存装置,用以接收储存经过滤但仍未达预定检测标准的己内酰胺水溶液,该储存于第一暂存装置的水溶液系与未经过滤的粗己内酰胺水溶液混合后重新导入该过滤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储存于第一暂存装置的己内酰胺水溶液以1∶0.05至1∶0.4的体积流量比例与未经过滤的粗己内酰胺水溶液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树脂过滤装置组包括至少二套并联且可交替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离子交换树脂装置依序包括串联的阴离子树脂柱、阳离子树脂柱、及阴离子树脂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粗己内酰胺水溶液包括30至40%的己内酰胺、水、及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预定检测标准是指经树脂过滤后的己内酰胺水溶液的EXT.290小于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预定检测标准是指经树脂过滤后的己内酰胺水溶液的ALK.小于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以将己内酰胺水溶液中的未饱和有机杂质转化成饱和有机物的氢化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纯化区包括:
(C1)蒸发装置,用以浓缩经过滤且符合预定检测标准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形成高浓度己内酰胺;
(C2)缓冲装置,用以接收该蒸发装置所形成的高浓度己内酰胺;以及
(C3)蒸馏装置,用以纯化该高浓度己内酰胺形成己内酰胺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高浓度己内酰胺是指浓度高于80%的己内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高浓度己内酰胺是指浓度高于90%的己内酰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高浓度己内酰胺是指浓度高于99%的己内酰胺。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经过滤的己内酰胺水溶液未达预定检测标准而导入该第一暂存装置时,该纯化区的蒸发装置则暂时降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二暂存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二暂存装置用以储存该蒸发装置降产期间所形成的高浓度己内酰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储存于第二暂存装置的高浓度己内酰胺与该缓冲装置的高浓度己内酰胺混合,再利用泵浦导入该蒸馏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储存于第二暂存装置的己内酰胺以1∶0.05至1∶0.4的体积流量比例与该缓冲装置的高浓度己内酰胺混合。
18.一种纯化粗己内酰胺水溶液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待处理的粗己内酰胺水溶液导入过滤区,利用设于过滤区中的树脂过滤装置组过滤去除该粗己内酰胺水溶液中的离子杂质,形成经过滤的己内酰胺水溶液;
(b)检测判断该经过滤的己内酰胺水溶液是否符合预定的检测标准;
(c1)将检测判断符合预定检测标准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导入纯化区进行己内酰胺水溶液的浓缩纯化形成己内酰胺成品;以及
(c2)将检测判断未达预定检测标准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导入并储存于第一暂存装置,并使该储存于第一暂存装置的己内酰胺水溶液与未经过滤的粗己内酰胺水溶液混合后重新进行步骤(a)。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定检测标准是指经树脂过滤后的己内酰胺水溶液的EXT.290小于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尺寸矿石的破碎方法
- 下一篇:铅笔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