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标牌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9626.2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善丕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7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标牌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牌及其制作方法,尤其与一种制作简单、美观、牢固的标牌及其制作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标牌在很多产品,如服装、鞋、箱包等上使用,现有的标牌一般是纯金属压铸商标或者单独塑胶标牌,这种标牌品种单一、造型简单,另外有一种塑料与金属合成的标牌,其由塑料底层上粘贴或铆钉金属层,这种标牌造型简单,款式单一,且金属很容易从塑料层上脱落,不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塑料与金属嵌合的标牌及制造方法,其一体成型制作,造型多变、美观、牢固,极具立体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标牌及制作方法,所述的新型标牌包括一下模层及一上模层,所述的上模层由一上模腔内设有凹陷或凸起的标记而成型,上模层及下模层间嵌合设有一金属牌体,在所述的金属牌体上对应上模腔凹陷处设有细密小孔以供液体通过。
所述的上、下模层在金属牌体外周缘形成向上凸起压住牌体。
所述上、下模层分别由上、下模腔成型,所述的上模腔上设有凹陷或凸起的标记,上模腔及下模腔间设有一金属牌体,在所述的金属牌体上对应上模腔凹陷处设有细密小孔以供液体通过。
所述的新型标牌的制作方法是:
1、注塑模具制造;
2、注塑机上开机装模,固定好上、下模;
3、将加工好的金属标牌固定在上、下模间;
4、在注塑机上装入TPU塑料原料;
5、将上、下模合模,注塑成型;
6、退模取出标牌产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将金属与塑料嵌合,一体成型,具备金属标牌的质感,又优于普通塑胶标牌的特性,达到两者完美结合,所用的塑胶为高分子环保材料,具有耐磨、耐水解、耐气候、韧性好等特性,所用金属不易氧化,质感强,装饰效果好,标牌可车缝、钉铆、粘贴于所用之产品上,突破传统标牌的单一性,且工艺简单、产品美观、牢固,具立体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标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标牌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标牌及制作方法,所述的新型标牌包括一下模层1及一上模层2,所述的上模层2由一上模腔21(图中未示出)内设有凹陷或凸起的标记3而成型,上模层2及下模层1间嵌合设有一金属牌体4,在所述的金属牌体4上对应上模腔21凹陷处设有细密小孔6以供液体通过。
所述的上、下模层在金属牌体外周缘形成向上凸起5压住牌体。所述上、下模层1、2分别由上、下模腔11、21成型,所述的上模腔21上设有凹陷或凸起的标记3,上模腔及下模腔间设有一金属牌体4,在所述的金属牌体4上对应上模腔凹陷处设有细密小孔以供液体通过。
所述的新型标牌的制作方法是:
1、注塑模具制造;
2、注塑机上开机装模,固定好上、下模;
3、将加工好的金属标牌固定在上、下模间;
4、在注塑机上装入TPU塑料原料;
5、将上、下模合模,注塑成型;
6、退模取出标牌产品。
本发明是采用塑胶原料与金属牌体经过注塑机注射成型的商标制作技术,工艺原理是根据所提供的LOGO标志设计制造一适合之注塑模具,通过化学工艺制作与注塑模具相吻合的金属牌体,后在注塑机上通过注塑模具把塑胶与金属牌体注射嵌合成型为所要之标牌,注塑料所用之塑胶为TPU材料(热塑性聚胺脂弹性体),是一种高分子环保材料,所用之金属牌体为不锈钢,厚度为0.15MM--0.35MM,也可采用等同厚度的其它金属片材(如铜片),工艺特点是在不锈钢或其它金属片材上蚀刻镂空出与模具相吻合的图案、字体供注塑嵌合之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将金属与塑料嵌合,一体成型,具备金属标牌的质感,又优于普通塑胶标牌的特性,达到两者完美结合,突破传统标牌的单一性,且工艺简单、产品美观、牢固,具立体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善丕,未经王善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9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