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按摩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7740.1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果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02四川省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按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机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椅子型按摩装置,以及采用本按摩机构的其它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现有椅子型按摩装置的靠背部内用于按摩的机械机构有四种,即:外置电机一体化机构,外置电机组合式机构,内藏电机组合式机构,减速电机式机构。上述四种按摩机构均采用两根主轴以平面凸轮和空间凸轮运动原理带动按摩部件进行按摩,其缺陷是:
1、内藏电机组合式机构更换电机难度大,需将所有机构拆开才可以更换。
2、可以实现的按摩动作少,在实现三维顶背动作时所需要的驱动附属装置(如丝杆驱动,齿轮驱动)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动作生硬没有弹性余地,控制也复杂,需加装限位器件。
3、另外在实现摆揉动作时不但角度单一,在生产时就需定型,以后不可再变,且还有容易打滑,容易卡死而烧电机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按摩机构按摩动作少,在更换电机时难度大,三维顶背动作附属机构复杂,需要限位器件,成本高,摆揉时角度要在生产时定型,易卡死的缺陷。本发明的按摩机构不仅按摩动作多出现有按摩机构数倍,在实现三维顶背动作时采用简单的气袋冲放气式,不需要限位器件,在实现现有按摩机构的摆揉动作时还具有多角度选择,而不需在生产时进行定型,在更换电机时也不用拆开整个机械机构,也不会卡死烧电机。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现有按摩机构的揉捏轴和捶打轴左右分开,将现有按摩机构不分左右的单根揉捏轴和单根捶打轴改为左右独立的左揉捏轴,右揉捏轴,左捶打轴,右捶打轴,每根轴单独由一个电机进行减速驱动从而带动按摩部件,再将左右揉捏轴以单向轴承进行互锁,以避免在实现现有按摩机构的某些按摩动作(如揉捏动作及摆揉动作)时出现两根揉捏轴转速不同步无法还原现有按摩机构的某些按摩动作。
由于采用此种机构,本多功能按摩机构可以在使用时既可以实现左右两边的揉捶轴单独带动按摩部件运行(就是基于此来实现多功能复合按摩动作,这是现有按摩机构无法实现的),也可以接合起来共同带动按摩部件运行(实现现有按摩机构的动作),所以本多功能按摩机构可以组合出数倍于现有按摩机构的按摩动作。如在实现多角度摆揉动作时就只需电路控制两个驱动揉捏轴的电机一个先动,一个后动,即可以实现多角度摆揉动作。
本多功能按摩机构采用减速机构和电机一体组装的方式,在减速机构上外露安装电机,不内藏,便于在维修更换电机时不用拆开整个机械机构,快速更换电机。
本多功能按摩机构在实现三维顶背动作时采用气袋充放气式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包含了现有按摩机构可以实现的所有按摩动作,还可以实现现有按摩机构无法实现的按摩动作,在实现三维顶背动作时附属机构简单,动作快速而不生硬有弹性余地,符合设计的人性化原则,在控制方面也无需限位器件,整机结构紧凑简单,便于生产组装和维修,提高生产维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按摩机构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维顶背实施图。
图3是本发明在椅子型按摩装置上的应用示例图。
图4是揉捏动作简易示意图。
图5是摆揉动作简易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1、右捶打驱动电机,2、右捶打轴,3、右捶打大皮带轮,4、右捶打皮带,5、6、7、10、减速机构支架,9、左捶打皮带,11、左捶打轴,12、左捶打驱动电机,13、右揉捏轴,14、右揉捏大皮带轮,15、右揉捏蜗杆,16、右揉捏蜗轮,17、右揉捏皮带,18、右揉捏小皮带轮,19、右揉捏驱动电机,20、左揉捏皮带,21、左揉捏小皮带轮,22、左揉捏驱动电机,23、左揉捏蜗轮,24、单向轴承,25、单向轴承套,28、左揉捏轴,27、左揉捏蜗杆,28、左揉捏大皮带轮,29、轴承,30、气袋,31、气袋挡板,32、三维机架,33、多功能按摩机构,34、销轴,35、弹性胶,36、耳座,37、软胶,38、按摩部件,39、右捶打小皮带轮,40、左捶打小皮带轮。
在图3中,41、靠背部,42、座部按摩机构,43、座部主体,44、脚架,45、脚架按摩机构。
在图4和图5中,46、右按摩部位,47、左按摩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果,未经李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粉漆
- 下一篇: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