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聚光和反光功能的灯罩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7739.9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芳铭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聚光 反光 功能 灯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聚光和反光功能的灯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罩一般采用金属、玻璃或者塑料等制成,所述材料制成的灯罩一般都是通过灯罩把灯光聚集到一定方向,以增强光的照明度,为此一般会在灯罩内表面涂上白漆或搪瓷或上白色涂料等,用以增强灯罩的聚光和反光作用,但是由于这种灯罩反射角度设置不合理以及内表面比较粗糙,部分光会被灯罩吸收或者散射,得不到充分利用,聚光和反光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灯罩聚光和反光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聚光和反光功能的灯罩。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聚光和反光功能的灯罩,所述灯罩内表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对应角度为80°~160°。
所述灯罩内表面设有反光层。
所述灯罩外表面设有加强筋。
所述灯罩两边设有向内的折边。
本发明中所述灯罩内表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对应角度为80°~160°,所述角度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光线得到聚集和反射,与现有灯罩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灯光的利用率,可节能30%左右,同时本发明还具有造价低、施工简便造型美观、且无眩光、光损耗小、重量轻、便于清洁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灯罩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灯罩2为弧形,其内表面为凹弧面,其外表面上设有多条加强筋1,灯罩2两端设有向内翻起的折边3,其中灯罩2内表面凹弧面对应角度为80°~160°,当采用上述凹弧面张角时,日光灯产生的光线经过灯罩聚集和反射后的利用率最高;所述加强筋1可以沿罩体轴向,也可沿罩体纵向,加强筋1主要其加强作用,从而使灯罩2具用足够的强度而不至于弯曲或折断;所述灯罩2内表面还可以设置反光材料层,其中所述反光材料层可以是反光薄膜,也可以是反光镀层,当反光材料层是反光薄膜时,就可以根据该反光薄膜的张力以及灯罩3两端向内翻起的折边3将该反光薄膜卡嵌在灯罩2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中所述灯罩2内表面凹弧面对应角度为80°~160°时,日光灯产生的光线经过灯罩聚集和反射后的利用率最高,下面将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对此进一步说明。
首先,选取一个边长为4m的正方形区域为参考面,并选取该参考面中心点A和边缘处一点B为测试点,在该参考面中心点A向上2.5m高的地方固定一个日光灯管C,将日光灯管C与现有的灯罩配合使用进行测试,并分别记录参考面中心点A和边缘点B的光照强度。
其中,采用功率为28W的T4/T5型日光灯管与现有的灯罩搭配使用时,在参考面中心点A处测量的光照强度为85LUX,在边缘点B处测量的光照强度是57LUX;采用功率为28W的T4/T5型日光灯管与本发明所述的灯罩搭配使用时,在参考面中心点A处测量的光照强度为133LUX,在边缘点B处测量的光照强度是50LUX。
其中,采用功率为40W的T8型日光灯管与现有的灯罩搭配使用时,在参考面中心点A处测量的光照强度为94LUX,在边缘点B处测量的光照强度是64LUX;采用功率为40W的T8型日光灯管与本发明所述的灯罩搭配使用时,在参考面中心点A处测量的光照强度为137LUX,在边缘点B处测量的光照强度是77LUX;当功率为40W的T8型日光灯管不与任何灯罩搭配使用时,在参考面中心点A处测量的光照强度仅为75LUX,在边缘点B处测量的光照强度是53LUX。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所述灯罩与使用现有灯罩相比,可以节省能源30%左右,本发明在所述的灯罩内表面凹弧面对应角度进行了改进,有效的减少了光的散射以及灯罩对光线的吸收,从而使聚光和反光的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进而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避免能源的浪费。
本发明所述灯罩还可与不同种类的灯架以及与不同种类的灯泡相搭配使用。以上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和反光功能的灯罩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芳铭,未经杨芳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