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呼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基站子系统和组呼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57420.6 | 申请日: | 2006-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28 | 分类号: | H04Q7/28;H04Q7/22;H04Q7/30;H04Q7/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消息 发送 方法 基站 子系统 系统 | ||
1.一种组呼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基站子系统BSS在分组随路控制信道PACCH上发送包含通知列表号码NLN的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处于分组传输模式的移动台MS接收所述包含NLN的消息;
如果所述MS接收的NLN与MS自身保存的NLN不相同,则所述MS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所述进入分组空闲模式的MS监听通知信道NCH上的组呼通知消息;
如果所述处于分组空闲模式的MS属于所述组呼通知消息对应的组呼/广播呼叫,则所述MS加入或请求加入所述组呼/广播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如果所述处于分组空闲模式的MS不属于所述组呼通知消息对应的组呼/广播呼叫,则所述MS更新自身保存的NLN,返回分组传输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BSS在分组寻呼信道PPCH上发送组呼通知消息;
所述进入分组空闲模式的MS监听所述PPCH上的组呼通知消息;
如果所述处于分组空闲模式的MS属于所述组呼通知消息对应的组呼/广播呼叫,则所述MS加入或请求加入所述组呼/广播呼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如果所述处于分组空闲模式的MS不属于所述组呼通知消息对应的组呼/广播呼叫,则所述MS更新自身保存的NLN,返回分组传输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MS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一步包含步骤:
所述MS延迟一段设定的时间后再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
如果在所述的设定时间内,所述MS完成了GPRS数据传输,则立刻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S在PACCH上周期性地发送包含NLN的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NLN的消息为分组系统消息13。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为可同时附着在GPRS网络和GSM网络上,但不能同时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的MS。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BSS在PACCH上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当前小区正在进行的所有组呼的组ID信息;
所述处于分组传输模式的MS接收所述组ID信息;
如果存在组呼与所述MS相关,则所述MS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BSS在PACCH上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当前小区正在进行的所有组呼的最高优先级信息;
所述处于分组传输模式的MS接收所述所有组呼的最高优先级信息;
如果存在组呼的优先级高于所述MS设定的优先级,则所述MS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
BSS在PACCH上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当前小区的紧急模式状态标识信息;
所述处于分组传输模式的移动台接收所述当前小区的紧急模式状态标识信息;
所述移动台根据所述信息判断是否离开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
14.一种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分组随路控制信道PACCH上发送包含通知列表号码NLN的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PACCH上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当前小区正在进行的所有组呼的组ID信息,和/或
所述消息包含当前小区正在进行的所有组呼的最高优先级信息,和/或
所述消息包含当前小区的紧急模式状态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4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级踏步铰接车支撑桥门式桥架
- 下一篇:上肢烧伤肢体保护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