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非平行冷却散热片的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56696.2 | 申请日: | 200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久波;王路林;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 |
| 地址: | 100020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行 冷却 散热片 冷却系统 | ||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冷却通道,包括:
第一侧部构件;
非平行相对的第二侧部构件;以及
沿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的长度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的端部构件;
其中,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与所述端部构件之间的内角沿所述冷却通道的长度周期性地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部构件、第二侧部构件和端部构件形成一种大致敞开的、具有梯形形状的三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内角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一侧部构件与所述端部构件之间的第一内角;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二侧部构件与所述端部构件之间的第二内角,该第二内角与第一内角基本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内角在锐角和钝角之间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构件的宽度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内角的变化而沿所述端部构件的长度周期性地变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沿其长度周期性地横向移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端部构件来看,所述横向移位形成基本为正弦形的曲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构件的最大宽度出现在基本为正弦形的曲线的顶点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构件的最小宽度出现在基本为所述顶点之间的中间点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横截面积沿其长度基本保持不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也构成相邻倒置的冷却通道的一部分。
12.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冷却通道,包括:
第一侧部构件;
非平行相对的第二侧部构件;以及
沿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的长度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的端部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构件、第二侧部构件和端部构件形成一种大致敞开的、具有梯形形状的三面结构;并且
所述端部构件的宽度沿所述端部构件的长度周期性地变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沿其长度周期性地横向移位。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端部构件来看,所述横向移位形成基本为正弦形的曲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构件的最大宽度出现在基本为正弦形的曲线的顶点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构件的最小宽度出现在基本为所述顶点之间的中间点处。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横截面积沿其长度基本保持不变。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也构成相邻倒置的冷却通道的一部分。
19.一种换热器,包括:
间隔排列成多排的用于接收流体流的多根管道;以及
在多排间隔的管道排中的两排之间横向排列的用于接收空气流的多个冷却通道,多个冷却通道中的每一个都具有:
第一侧部构件;
非平行相对的第二侧部构件;以及
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的长度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的端部构件;
其中,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与所述端部构件之间的内角沿着所述冷却通道的长度周期性地变化;
所述第一侧部构件、第二侧部构件和端部构件形成一种大致敞开的、具有梯形形状的三面结构;并且
所述端部构件的宽度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变化的内角沿所述端部构件的长度周期性地变化。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内角在锐角和钝角之间变化;并且
所述通道沿其长度周期性地横向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66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