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毛虫性信息素的改进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55525.8 申请日: 200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1209968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2
发明(设计)人: 陈新;杜永均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69/02 分类号: C07C69/02;C07C67/14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忠卫
地址: 315806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毛虫 信息 改进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茶毛虫性信息素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Strand)是茶叶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对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损害。目前,国内防治该害虫的方法,还是依赖于化学农药。但是,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致使茶叶中残留了大量农药,直接危害了茶叶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在国际贸易领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纠纷和经济损失。最近,欧盟又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标准,迫使我国茶叶生产者不得不寻求使用非化学农药的防虫新技术和产品。

性信息素是一种灵敏度高,安全无毒,只针对目标害虫,而不杀伤害虫天敌和其它益虫,且不污染环境的害虫防治新产品。十多年前,日本[S.Wakamura,T.Yasuda,A.Ichikawa,T.Fukumoto,F.Mochizuki,Appl.Entomol.Zool.1994,29,403-411.]和中国[C.H.Zhao,J.G.Millar,Z.Z.Wen,S.K.Wang,X.Y.Wang,Y.F.Zhu,Entomologia Sinica,1996,3,58-69.]的两个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地分离鉴定了茶毛虫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其化学结构为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1995年,Ichikawa等人[A.Ichikawa,T.Yasuda,S.Wakamura,J.Chem.Ecol.1995,21,627-634.]确定了该化合物中C10位甲基的绝对构型为R构型。次年,该日本研究小组[S.Wakamura,A.Ichikawa,T.Yasuda,N.Arakaki,T.Fukumoto,Appl.Entomol.Zool.1996,31,623-625.]报道,茶毛虫雄虫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对(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的反应要强于对(S)-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和消旋化(racemic)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

(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                               (S)-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

消旋化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

Ichikawa等人[A.Ichikawa,T.Yasuda,S.Wakamura,J.Chem.Ecol.1995,21,627-634.]以(S)-香茅醇为起始原料,经过六步反应,合成了约21毫克(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总产率低于7%。类似地,他们以(R)-香茅醇为起始原料,合成了(S)-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赵成华等人[C.H.Zhao,J.G.Millar,K.H.Pan,C.S.Xu,J.Chem.Ecol.1998,24,1347-1353.]以(S)-香茅溴为关键中间体,经过六步反应,合成了(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

不过,日本研究小组[S.Wakamura,A.Ichikawa,T.Yasuda,N.Arakaki,T.Fukumoto,Appl.Entomol.Zool.1996,31,623-625.]发现,在田间实验中,(R)-10,14-甲基十五碳异丁酯,(S)-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和消旋化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并没有显示出差别,它们对茶毛虫雄虫具有同样的引诱效果。赵成华等人也发现,(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和消旋化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具有同样的诱虫能力。既然如此,相对于(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合成消旋化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应该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因为含手性结构的原料和中间体,价格都很昂贵,致使化学合成的成本太高。例如,(S)-香茅醇的价格为5克98美元(Aldrich价格),(S)-香茅溴的价格是25克155美元(Aldrich价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5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