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4139.7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郑育昌;萧振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武玉琴;王月玲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蓝牙 耳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尤指一种借滑动方式调整麦克风与使用者嘴部的距离的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耳机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540946(公告日期:2003年07月01日)即揭示一种“可调整声音接收部长度的可挂式免持听筒耳机结构”,其包括一声音播放部,其内容置有一喇叭,该喇叭向该播放部外延伸有一导线,该导线的一端可与一电子装置相插设,另,该播放部的外缘设有一凸体,其上设有一嵌合元件;一狭长体,为一中空体,其一端与该声音播放部的另一面相枢设,狭长体在该端的背部设有一开关,用以控制该耳机电源的开启与关闭之用;一耳挂体,呈近似耳廓外形的弯曲圆弧状,其一端可嵌入该播放部凸体上的嵌合元件上,另一端则可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周围上,以令该声音播放部的一面贴附于耳朵处;其特征在于,该狭长体的另一端内,套设有一外露且具可调整伸缩长度的声音接收部,该接收部内设有一麦克风,该麦克风向狭长体的一端延伸至播放部内,设有另一导线,借以接收使用者声音之用。
但,上述公知的耳机结构,以手调整该声音接收部伸缩的长度时,易造成该耳挂体松脱,须再重新钩挂于使用者的耳朵,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之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其利用按钮下压拨杆使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脱离,使弹性元件推动滑动件,从而使导轨在导槽中滑动及齿条带动阻尼齿轮,以达到该耳机装置调整长度操作方便,且滑动件以稳定的速度向前滑动,迅速到达定位,不会造成耳挂松脱。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包括:一本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有一喇叭及一电路板,该喇叭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一按钮,其设置于该本体上:至少一侧板,其设置于该本体一侧;一滑动件,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本体上,该滑动件内固设有一麦克风,该麦克风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一推进构件,其具有至少一阻尼齿轮、至少一弹性元件及至少一齿条,该阻尼齿轮及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齿条设置于该滑动件,该阻尼齿轮啮合于该齿条,该弹性元件抵靠于该滑动件;以及一定位构件,其具有至少一拨杆、至少一第一卡合部及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拨杆枢设于该本体,该按钮及该滑动件抵压于该拨杆,使该拨杆无法自由摆动,该第一卡合部设置于该本体,该第二卡合部设置于该滑动件,该第一卡合部卡合于该第二卡合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主要借助按钮推动拨杆,使该拨杆转动,进而使本体的第一卡合部与滑动件的第二卡合部脱离及弹性元件得以推动该滑动件前进,并利用阻尼齿轮、该滑动件的齿条及滑动件的导轨,使该滑动件得以稳定的速度前进,借以调整该耳机装置长度,且该滑动件能以稳定的速度向前滑动,迅速到达定位,不会造成耳挂松脱。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推进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4B本发明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二)。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 本体
11 本体上盖
111 凸柱
12 本体下盖
121 声音拨放部
122 连接部
13 第一容置空间
14 固定块
2 按钮
3 侧板
31 固定槽
4 滑动件
41 滑动上盖
42 滑动下盖
42 推抵部
422 收音孔
43 第二容置空间
44 麦克风
5 推进构件
51 弹性元件
52 阻尼齿轮
53 齿条
6 定位构件
61 拨杆
62 压块
63 导槽
64 导轨
65 第一卡合部
66 第二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4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改性硅酸盐钻井液体系
- 下一篇:防倾覆锚定滑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