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4132.5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林;毛爱华;燕思源;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7/02 | 分类号: | A61N7/02;A61N7/00;A61B17/12;A61B17/32;A61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建民;张天舒 |
地址: | 401121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合式 超声 治疗 装置 | ||
1.一种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包括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治疗头采用相对设置的两个,两超声治疗头的中轴线可以重合,两超声治疗头之任一或同时与在运动过程中可保持两超声治疗头相对的运动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运动单元采用液压驱动的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液压缸(38)、液压缸上的可伸缩的活塞杆(6)、液压控制系统(15),液压控制系统与液压缸连通,活塞杆伸缩的方向为超声治疗头中轴线的平行方向,活塞杆与超声治疗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超声治疗头可通过支撑单元各自固定在两个向相反方向伸缩的活塞杆(6)上;或者其中一个超声治疗头通过支撑单元连接在液压缸(38)上,另一超声治疗头通过支撑单元连接在活塞杆(6)上,所述活塞杆(6)为可逐级伸出的多级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上还固定有可随活塞杆一同伸缩的支撑杆(7),所述活塞杆(6)和支撑杆(7)同时通过固定件(5)与支撑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单元(4)采用连接管,连接管内有与超声治疗头连通可分别用作电缆通道和冷却超声治疗头的进出液通道的孔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上连接有流体容器(3),支撑单元通过可自由旋转的转接头(16)与流体容器(3)连接,超声换能器(2)置于流体容器(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可逐级伸出的多级伸缩杆、置于各级伸缩杆内的弹簧(19)、电机(20)、缠绕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绳(22),每次级伸缩杆分别置于上级伸缩杆内的弹簧上,所述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各级伸缩杆后与末级伸缩杆(4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采用对称设置的两结构尺寸相同的机械张合单元,每个机械张合单元包括一端可绕定轴转动的第一转动杆和固定在第一转动杆另一端且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杆相逆的第二转动杆,两超声治疗头相对固定在两机械张合单元的第二转动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张合单元包括由驱动电机(23)带动的第一同步带轮(24)、由第一同步带轮带动的第二同步带轮(33)、固定在第二同步带轮上的第一转动杆(34)、由第二同步带轮带动的第三同步带轮(36)、与第三同步带轮固定在一起的中间齿轮(35)、与中间齿轮啮合的啮合齿轮(31)、固定在啮合齿轮(31)上的第二转动杆(32),两个对称的机械张合单元中两个第一同步带轮(24)的运动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治疗头包括超声换能器(2)、可装有流体的流体容器(3),超声换能器置于流体容器内,流体容器的敞口处固定有透声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中开有安装超声治疗引导部件的槽口(1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夹合式超声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聚焦或非聚焦超声换能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41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参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沟槽型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