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逆流防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4129.3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岸森彦;松尾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逆流 防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逆流防止阀,其安装在燃料箱的燃料供给管等的开口上,供油时打开开口向燃料箱供给燃料,同时在供油以外的时间闭塞开口,防止燃料的逆流。
背景技术
汽车的燃料箱上安装有用于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管。在该燃料供给管的下游一侧的开口上,以可以开闭的方式安装防止燃料的逆流的燃料逆流防止阀(以下称之为逆止阀)。
作为现有的这种逆止阀,下述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了这样逆止阀,其由管和阀体构成,该阀体以可以开闭的方式安装在该管的流出口上,利用弹簧保持向常闭方向预紧。
并且,专利文献1的逆止阀,在管的流出口周缘安装呈大致C字状的一对轴承部的钳状支撑体,另一方面,在阀体上设有通过支撑片悬臂式支撑端部侧的枢轴,将该枢轴插入支撑体的轴承部中,以将阀体以可以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管上。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逆止阀,在管的流出口附近安装框状的铰链托架,其具有形成轴支承孔的一对壁状部,另一方面,在阀体上从其周缘垂直设置铰链部,在该铰链的两侧的同一轴上分别突出设置枢轴,将各枢轴分别插入铰链部托架的轴支承孔中,以将阀体以可以转动的方式安装到管上。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8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263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的逆止阀的情况下,由于枢轴悬臂支撑在支撑片上,因而在将枢轴按入轴承部中时,枢轴与支撑片之间的连接部上受到很大的弯曲力矩,会担心造成枢轴破损。此外,由于轴承部呈大致C字状,其一部分为开口,因而存在运输时等枢轴从开口脱落的可能。
此外,专利文献2的逆止阀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安装阀体。此外,为了简便起见,阀体省略了铰链而仅示出枢轴75。该情况下,从一对壁状部100、100的上方按压枢轴75,使壁状部100、100向外侧弯曲,同时(参照图8中的假想线)使枢轴75的端部插入轴支承孔101、101中,但由于需要使壁状部100弯曲,因而产生了难以插入的问题。如果为了使插入变得容易而加大壁状部100、100间的间隙,或者缩短枢轴75,则会产生安装阀体后的晃动。
此外,在插入枢轴75时,由于在枢轴75的端部上施加弯曲应力,如该图8的假想线所示弯曲,因而也不能排除枢轴75破损的可能性。
并且,由于是将弹簧安装到在铰链部的两侧突出设置的枢轴的一个上之后进行安装的,因而在操作性方面也有问题。此外,由于耐油性好的聚氧乙烯(POM)等合成树脂柔软性缺乏,难以弯曲,因而无法采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逆流防止阀,其可以使枢轴不破损地安装在轴承部上,同时,提高此时的操作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发明是一种燃料逆流防止阀,其安装在燃料箱上,具有:
管,其端部成为燃料的流出口,根部与燃料供给管连通;以及
阀体,其以可以开闭的方式安装在该管的前述流出口上,利用弹簧保持向常闭方向预紧,
在前述管或前述阀体的一个上设置枢轴,其根部被固定,端部游离,成为前述阀体的旋转支点,
在前述管或前述阀体的另一个上设置轴承部,其以可以转动的方式支撑前述枢轴,
前述轴承部具有用于插入前述枢轴端部的收容孔、以及用于卡合前述枢轴根部侧的卡合槽。
根据上述第1发明,由于在将枢轴的端部插入收容孔的状态下,通过将枢轴的根部侧插入卡合槽即可以将枢轴以可以旋转的方式安装到轴承部上,因而即使枢轴被悬臂式支撑也可以无破损地将阀体安装到管上。
此外,例如即使用缺乏柔软性的耐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轴承部,也由于无需使轴承部弯曲,因而可以容易地将枢轴安装到轴承部上,同时,由于可以使轴承部与枢轴之间安装所需的间隙小,因而可以减少阀体的晃动。
此外,由于枢轴的根部与卡合槽卡合来进行安装,但端部以插入收容孔的状态进行安装,所以与仅是枢轴与卡合槽卡合相比,不容易从轴承部中脱落,可以使强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2发明是根据前述第1发明的燃料逆流防止阀,前述枢轴,与插入前述收容孔的端部相邻的部分以比前述收容孔的内径大的方式被扩径,该扩径部成为安装前述弹簧的卷绕部的部分。
根据上述第2发明,由于扩径部以比收容孔的内径大的方式扩径,因此在将枢轴的端部插入收容孔时,该扩径部与收容孔周缘抵接而确定轴方向的位置,可以提高插入的操作性。此外,由于在扩径部上安装弹簧的卷绕部,因而可以减少卷绕部内周与枢轴之间的间隙,抑制卷绕部的晃动,可以稳定地保持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乐仕株式会社,未经百乐仕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4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支架固定结构
- 下一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