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液罐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2155.2 | 申请日: | 200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君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16F1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罐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液罐减震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压缩机是最广泛使用的机械之一,它是制冷设备和空调器执行冷冻压缩循环的核心部件。为了制冷,首先要由压缩机将气态冷媒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然后使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热交换器(即冷凝器)中与低温介质(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使气态冷媒变为气、液共存的高压冷媒,再使气-液共存的高压态冷媒通过膨胀装置降压之后进入另一热交换器(即蒸发器),使气-液共存的冷媒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并转化为以气态为主的冷媒,这种以气态冷媒为主的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通过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取得制冷效果。在冷房作业时,上述作为冷凝器用的热交换器是装在室外的,而作为蒸发器用的热交换器是装在室内的;而在暖房作业时,则上述冷凝器装在室内,而蒸发器安装在室外。
为了使压缩机能正常工作,必需保证在从热交换器回到压缩机的冷媒全部是气态的而没有液冷媒,故如图1所示在压缩机P之前安装一个能充分分离液态与气态冷媒的储液罐1是十分必要的 。
由于压缩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机械震动并把震动通过接管传递给含储液罐,使储液罐产生更大的沿水平方向的震动而使噪音被放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压缩机配套使用的储液罐存在有使压缩机的震动加剧的作用,而提供一种储液罐减震器,以减弱储液罐沿水平方向的震动,实现减弱乃至消除噪音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液罐减震器,包括由中空的圆筒形储液筒本体、接在本体底部并延伸至本体中部的冷媒输出管、接在本体顶部的冷媒输入管和位于冷媒输入管、输出管开口部之间并连接于本体内壁上的过滤网构成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内部还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由质量块、阻尼、支撑杆构成,所述质量块是一个密度和质量较大的固体,它以可移动方式连接在支撑杆上,并处于中心部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接在本体内壁上,另一端通过阻尼和质量块相接;所述阻尼沿支撑杆弹性地设置在本体内壁和质量块之间。
本发明由于在储液罐内设置了上述结构的减震器,当震动传到储液罐时,储液罐即偏离平衡位置,然而罐内的质量块在其惯性作用下倾向保持原来位置,随着储液罐震动,与内壁相接的阻尼即以反向力作用于质量块并使之移动。由于质量块的移动频率远小于震动频率而不同步,并在震动时消耗能量,故能使震动的震幅得以衰弱,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使储液罐沿水平方向的震动得到减弱,从而实现消除噪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储液罐与压缩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即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装有储液罐减震器的储液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P压缩机 1储液罐本体
2冷媒输入管 3冷媒输出管
4过滤网 5减震器
51质量块
52支撑杆 53阻尼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的是现有的储液罐是没有减震装置的,故储液罐1在受至与之相连的压缩机P的影响下而一起震动。而如图3所示的储液罐1装有第一实施例的由质量块51、支撑杆52、阻尼53构成的减震器5,由于储液罐1内装有的减震器5的震动频率远低于压缩机传给储液罐1的震动频率,而不能同步震动,并在震动时消耗能量,故能使震动的震幅减小,从而使噪音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2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机载液压黄油加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