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50850.5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竹;何晨燕;杨佳财;孙白妮 |
| 主分类号: | F23G5/14 | 分类号: | F23G5/14;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垃圾 焚烧 系统 | ||
1.一种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它由焚烧炉(1)、二燃室(2)、水换热器(3)、湿式除尘器(4)、活性炭吸附器(5)、布袋除尘器(6)、引风机(7)、烟筒(8)、烟管一(9)、弯烟管一(10)、反S形烟管(11)、n字形烟管(12)和弯烟管二(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后侧壁的出烟口通过烟管一(9)与二燃室(2)前侧壁的进烟口相连接,二燃室(2)上端面的出烟口通过弯烟管一(10)与水换热器(3)前侧壁的进烟口相连接,水换热器(3)后侧壁的出烟口通过反S形烟管(11)与湿式除尘器(4)侧壁的进烟口相连接,湿式除尘器(4)上端的出烟口通过n字形烟管(12)与活性炭吸附器(5)上端的进烟口相连接,活性炭吸附器(5)后侧壁的出烟口通过弯烟管二(13)与布袋除尘器(6)上端的进烟口相连接,布袋除尘器(6)后侧壁的出烟口通过引风机(7)与烟筒(8)的进烟口相连接;所述二燃室(2)由燃烧室(14)、隔板(15)和一组耐高温烟气加热管(16)组成;所述隔板(15)设置在燃烧室(14)内且将燃烧室(14)分割成下燃烧室(17)和上烟道(18),所述一组耐高温烟气加热管(16)装在下燃烧室(17)内,耐高温烟气加热管(16)的上端分别固定装在相对应的隔板(15)的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换热器(3)由箱体(19)、上隔板(20)、下隔板(21)、立隔板(22)和一组烟管(23)组成;所述箱体(19)内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装有上隔板(20)和下隔板(21),上隔板(20)与箱体(19)内的上端面之间构成上烟通道(24),上隔板(20)与箱体(19)内的下端面之间构成冷水池(25),所述一组烟管(23)装在冷水池(25)内,烟管(2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装在所对应的上隔板(20)的通孔内和下隔板(21)的通孔内,所述立隔板(22)垂直设置在箱体(19)内的中间位置,立隔板(22)分别与上隔板(20)、下隔板(21)、箱体(19)内的上端面及箱体(19)内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5)由壳体(26)、孔板(27)和分隔板(28)组成;所述孔板(27)设置在壳体(26)内的下方且将壳体(26)分割成上方的活性炭腔(29)和下方的下烟道(30),所述分隔板(28)垂直设置在壳体(26)内的中间位置,分隔板(28)分别与孔板(27)、壳体(26)内的上端面及壳体(26)内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腔(29)通过分隔板(28)分割成前活性炭腔(31)和后活性炭腔(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6)由除尘箱(33)、一组布袋(34)、上支撑板(35)和立板(36)组成;所述上支撑板(35)固定装在除尘箱(33)内,所述一组布袋(34)装在除尘箱(33)内,布袋(34)的袋口与相对应的上支撑板(35)的板孔固定连接,所述立板(36)垂直设置在除尘箱(33)内的中间位置,所述立板(36)分别与上支撑板(35)、除尘箱(33)内的上端面及除尘箱(33)内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竹;何晨燕;杨佳财;孙白妮,未经刘立竹;何晨燕;杨佳财;孙白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08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