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9733.7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昆谚;王瑞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6 | 分类号: | H05K7/16;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其特别涉及一枢接装置与一固锁装置,藉以提供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的姿态调整。
背景技术
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行动电话)、PDA、GPS(卫星导航器)等,是具有方便的通信联络机能,且已经广为消费市场所接受。通常这类可携式电子装置会被设置于交通工具上,以方便使用者在开车或乘坐交通工具时使用。
在美国公开专利第20060011795号案、第20050092877号案以及美国公告专利第6840487号案中,揭露数种固定架结构的技术。其是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的固定架结构是由可形塑的杆体结构或是数个杆体枢接所构成,并透过旋钮旋紧机构调节其枢接轴的松紧度,进而使得各个杆体以枢接轴作相对旋转或使得各个杆体之间相互固定,达到固定架结构的姿态调整,以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操作位置。然而,这类固定架结构中,可形塑的杆体结构稳定性及刚性通常不会太好,导致行驶中的晃动问题严重。另外,杆体枢接形式的固定架结构,往往会有旋钮旋紧机构松脱的问题,且其操作上也比较不方便让驾驶中的使用者操作,而容易造成驾驶过程的危险因素。
有鉴于现有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的缺憾,本案发明人有感其未至臻完善,逐竭尽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从事所述项产业多年的经验累积,进而研究出可改良的方式,并可达到方便使用者操控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乃亟思创作而改良一种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其主要是提供一固定架结构以供给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其是提供枢接装置与固锁装置,用以选择固定架结构中的杆体枢接轴相对旋转或固定,而达到各个杆体的姿态调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其是提供枢接装置与固锁装置,其中所述固锁装置是可同时控制多个杆体枢接轴的可转状态或固定状态。
为了达成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其具有数个杆件,所述杆件之间是分别透过一枢接装置而达到枢接,其中至少一杆件是局部内具有一容置空间,使得所述杆件之间作相对枢转。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更具有一固锁装置,固锁装置中的一扳手底端对应所述容置空间而枢接于对应的杆件上,且所述扳手底端的枢接部是穿透所述杆件并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固接一凸轮,且所述容置空间在对应所述凸轮处滑动设置一压掣块,并透过一弹簧限制所述压掣块紧密接触所述凸轮,使得所述凸轮的枢转可选择所述压掣块的滑动位置为脱离接触所述转轴以及选择所述压掣块的滑动位置为紧密压掣所述转轴中的任一状态。
其中具有所述容置空间的杆件中是可两端分别透过一枢接装置枢接其它杆件,且所述容置空间是贯通至两端的枢接装置处,并对应各个枢接装置而分别设置一组相互配合的压掣块与弹簧,同时所述凸轮是两端可挤压推动所对应的压掣块,而达到控制各个枢接装置的松紧,使得所述杆件之间可进行姿态调整。再者,所述杆件的一是具有一承载座可用以固定承载一电子装置,所述杆件的另一是一基座而可用以将所述电子装置固定架固定设置于物体表面上。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发明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一具体实施例的局部透视与侧视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图1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图1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及透视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图3的另一状态的局部放大及透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电子装置固定架结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透视与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杆件;11容置空间;2第二杆件;3第一枢接装置;31第一转轴;32齿轮面;33第一阻尼轮;3’第二枢接装置;31’第二转轴;32’齿轮面33’第二阻尼轮;4固锁装置;41扳手;41a 枢接部;42凸轮;42a 第一凸出部;42b 第二凸出部;43第一压掣块;43’第二压掣块;44第一弹簧;44’第二弹簧;5基座;6承载座;7第三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9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用LED芯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分隔片焊锡炉壶口